在特朗普关税阴影下,SHEIN 正迎来一个出乎意料的“丰收年”。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SHEIN Group 向投资者表示,公司预计 2025 年净利润将达到 20 亿美元—— 这一数字几乎是去年的两倍。得益于提价策略与成本优化,这家新加坡电商巨头成功抵消了关税政策和流量下滑带来的冲击。
今年一季度,SHEIN 已交出一份惊艳答卷:净利润超 4 亿美元,营收逼近 100 亿美元。当时,美国消费者为抢在“小包裹免税政策”被取消前下单,掀起一轮抢购潮。
有趣的是,在“免税漏洞”关闭后,SHEIN 的业务原本被普遍认为将遭受重创,但公司却通过精细调价,将部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守住了利润率。与此同时,随着竞争对手 Temu 在美国市场进入“低调期”,SHEIN 也顺势收紧广告支出,这让利润空间进一步被释放。
SHEIN 的这份乐观预期是在今年 8 月底内部发布的。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业绩,更在于 稳定投资者信心——毕竟,公司迟迟未能推进的 IPO,如今仍笼罩在不确定性之中。
SHEIN 曾是全球资本的宠儿,估值一度高达 1000 亿美元。但高峰之后,风向急转。2023 年,公司在一轮融资中估值降至 660 亿美元;而今年初,彭博报道称,其估值可能被进一步“腰斩”。
即便如此,投资阵容依旧豪华:IDG Capital、Mubadala、以及红杉中国均位列股东之列。对这些机构而言,SHEIN 不只是一个跨境电商平台,更是中国出海制造链和全球时尚供应链智能化的样板。
SHEIN 的故事,一直是“逆风前行”的代名词。从“十元快时尚”到“算法驱动供应链”,再到面对关税与监管的夹击,它在不断调整策略,用精细化运营去对冲宏观风险。
但资本的耐心并非无限。能否在 2025 年真正实现 20 亿美元净利、重启 IPO、并重新定义“出海中国品牌”的上限,将决定这场全球化实验的下一个篇章。
参考文献:
[1]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11-06/shein-eyes-2-billion-profit-in-2025-despite-us-tariff-headwinds?srnd=homepage-asia&embedded-checkout=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