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在冷战时期的空军实力与美国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有超过美国的趋势,双方势均力敌,难分高下。
二战结束后,苏联的空军力量迅速提升。到上世纪50年代,苏联就成功研发出了喷气式战斗机。当时,真正能够将喷气式战斗机投入战争的国家,仅有美苏两国,这标志着苏联在航空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苏联空军在二战后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其发展速度和规模都达到了顶峰,成为一段传奇历史。它不仅在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还通过不断研发先进飞机,深刻影响了全球航空格局。
二战是一场对人类文明造成巨大破坏的浩劫,同时也是科技与军事力量飞速发展的时期。苏联空军在二战后期实现了快速增长,为保卫国家和对抗德军提供了重要支撑。
战争初期,苏联空军遭遇德军突袭,大量飞机在地面被摧毁,损失惨重。然而,凭借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动员能力,苏联空军得以迅速重建。苏联调整战略,将大量资源投入飞机生产,整个二战期间共生产了十几万架飞机,这一数量令人震惊。
在产量提升的同时,苏联飞机的性能也不断改进。例如,拉-5和拉-7战斗机成为苏联空军的重要装备。拉-5采用先进气冷发动机,低空机动性强,能在空战中与德国先进战机抗衡,为苏联赢得主动权。拉-7则在拉-5基础上改进,速度、火力和航程均有提升,成为德国空军的劲敌。
二战后期,苏联空军的迅猛发展不仅保障了国家领土安全,也为最终战胜纳粹德国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库尔斯克会战等关键战役中,苏联空军与地面部队紧密配合,争夺制空权,为战役胜利奠定基础。
二战结束后,苏联空军进入黄金发展期,达到了历史顶峰。在此期间,苏联研发了大量先进飞机,涵盖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等领域,其中米格系列、苏式系列和图系列轰炸机成为苏联航空工业的骄傲。

米格系列战斗机以轻巧灵活、性能卓越闻名。米格-15是苏联二战后研制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在朝鲜战争中表现出色。它采用后掠翼设计,速度和升限高,装备的37毫米航炮威力巨大。在与美国F-86战斗机对抗时毫不逊色,给美军带来巨大压力。随后,米格系列不断发展,米格-21成为全球产量最大的喷气式战斗机之一,价格低廉、维护简单,被广泛出口。米格-25更创多项飞行纪录,最大速度超过3马赫,可威胁敌方高空侦察机和轰炸机。
苏式系列战斗机以强大作战力和先进技术著称。苏-27是苏联航空工业的杰作,采用先进气动布局和电传操纵系统,机动性和作战半径均优异。苏-27的出现让苏联在战斗机领域再次领先,其后续改进型如苏-30、苏-35进一步提升作战性能,成为俄罗斯空军主力装备。

图系列轰炸机是苏联战略打击力量的重要组成。图-160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变后掠翼超音速战略轰炸机,突防能力强、远程打击能力突出,能携带大量核武器和常规弹药,对敌方重要目标实施精准打击。图-95轰炸机以独特螺旋桨发动机设计和远程续航能力闻名,是苏联空军的“老兵”,至今仍在俄罗斯空军服役。
苏联研发的先进飞机不仅在军事上意义重大,也对世界航空工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军事层面,这些装备增强了苏联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凭借先进战斗机和轰炸机,苏联在冷战时期与美国形成军事对峙,对美国及其盟友构成强大威慑。在部分地区冲突中,苏联飞机也发挥重要作用,保护国家利益。
在技术层面,苏联航空工业推动了全球航空技术进步。飞机设计、发动机制造、航电系统等方面的突破,不仅应用于本国飞机研发,也为其他国家航空工业提供借鉴。例如,气冷发动机技术和后掠翼设计对世界航空技术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在国际合作方面,苏联先进飞机促进了与其他国家的军事合作与技术交流。大量飞机出口至友好国家,帮助其提升军事装备水平,同时苏联也从合作中获得经济收益和技术反馈,进一步推动本国航空工业发展。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空军实力大幅下降,经济原因导致许多大型飞机退役。进入90年代,美国研发成功F-22隐形战斗机,双方差距逐渐拉开。如今,美国第五代战斗机已超过千架,而俄罗斯仅有30至50架,差距明显。
目前,中国第五代战斗机数量已有数百架,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也拥有第五代战斗机,数量均超过俄罗斯。然而,俄罗斯仍是世界第三大空军,拥有约5000架作战飞机和完善航空工业。全球仅有三国成功研发第五代战斗机,俄罗斯名列其中,并拥有载弹量最大的战略轰炸机。俄罗斯的第四代战斗机在全球也名列前茅,总体空军实力位居世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