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记者 陈雨禾 文/图
日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明确在2027年底前,对黄金交易相关的增值税政策进行调整,其中主要涉及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会员单位或客户的标准黄金交易。
黄金税收新政出炉后,立刻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那么,对市场有何影响?国内黄金价格及金店门店经营情况如何?金融投资报记者为此走访成都春熙路商圈部分金店发现,未有闭店现象出现。

部分品牌金店销售火热
品牌金店促销活动火热
“我们这个门店是今年新开的,‘双十一’之前购买这些款式的一口价金饰,除了‘折上折’以外,还能再送您一个‘秒杀价’的黄金小挂坠。”在春熙路一家金店门店外,店员一边发着传单一边如此介绍道。其中,店员介绍一款重量1克左右、一口价1800元左右的足金饰品,“折上折”后的价格为1500元左右,而其口中可赠送的“秒杀价”小挂坠,标价则在200元左右。
11月6日,在成都春熙路商圈,记者走访的多家金店门店均处在正常营业状态,暂未发现有关店现象,只是商场内的部分金店专柜顾客相对零散。与之对比,由于“双十一”临近,在商圈临街的部分金店门店,在火热的促销活动影响下,依然吸引了不少顾客驻足。
其中,类似老凤祥银楼、周六福等临街金店纷纷挂出了促销标牌,类似传单宣传、街边招揽等揽客活动持续进行中,买一送一、看图猜成语等促销方式更是层出不穷。此外,挂着“盛大开业”的真龙黄金门店,当天不仅通过歌舞“氛围组”吸引大量路人,还在店门不远处设置直播间,不断向网友介绍着金豆豆、金元宝等各种产品。

店为促销各种“招式”迭出
从各金店给出的克重金饰价格来看,虽然多数品牌的标价都达到每克1250元以上,但这些金店给出的各种促销折扣也不同样不低,在计算折扣与各种优惠后,部分品牌给出的折后价格都在每克1100元以下。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虽然近期各种促销活动火热,但此前部分品牌金店门店,随着黄金价格持续上涨也出现减少的情况的确存在。这一现象在上市公司披露的门店数据变化中显得尤为直观。
整体来看,由于此前金价的持续上涨,这些上市企业的门店数量均有所下滑,只是下滑幅度存在差异。梳理港交所公告,截至9月末,周大福(01929.HK)数据显示,公司零售网络共有6041家,相比3月末的6644家减少603家;周大生(002867.SZ)数据显示,周大生终端店数量为4675家,数量较上年同期净减少560家;此外,六福集团(00590.HK)共有3113间店铺,季内净减少49间。
新政多方影响引关注
具体看,财政部与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明确黄金有关税收政策,在2027年底前,对会员单位或客户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标准黄金,卖出方会员单位或客户销售标准黄金时,免征增值税。未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交易所免征增值税;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区别标准黄金的投资性用途和非投资性用途,分别按规定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以及免征增值税、买入方按照6%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政策。
在部分机构看来,近期的税收新政对黄金的商品和金融属性进行了进一步区分,且仅是对交易所购买黄金的增值税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因此短期内对于普通消费者购买商品黄金的影响有限。不过,随着中长期黄金交易的影响持续传导,普通的消费者、投资者仍需根据最新的市场环境来调整消费与投资策略。
例如购买银行积存金、黄金ETF等产品,由于不会受到税收新政影响,因此在部分机构人士看来,这些投资方式未来或将更受欢迎,但也需注意门槛变化与价格波动。截至11月6日收盘,国内基金市场的黄金ETF出现普涨,涨幅在0.5%—0.61%不等。银行积存金方面,近期有部分银行宣布暂停相关开户业务,或暂停实物贵金属兑换业务,因此投资者在进行相关投资前也需进行了解与对比。
整体来看,万联证券分析称,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由于税收带来的价格差异,非交易所实物黄金的投资吸引力将下降,银行积存金、黄金ETF等产品的吸引力将会提升。对于黄金饰品产业链中下游商家而言,税务成本增加,短期利润受挤压,并可能通过提价方式将压力传导给终端消费者。同时,新政也将加速黄金交易往场内集中,行业透明度进一步提升。
从市场层面看,国信证券表示,本次新政的出台有助于规范化黄金交易市场秩序。对于交易所而言,由于场内交易标准黄金免交增值税,新政有助于黄金交易向场内集中化发展,减少场外非法交易和投机行为,提升市场透明度。
从企业端来看,国金证券指出,投资黄金的销售企业可能因为免税套利消失,推动需求向头部集中;非投资黄金饰品的销售企业则面临短期利润的压力,中长期利好具备定价能力的行业头部企业。长期来看,在中小企业出清之后,需求的集中有望带动头部企业销量提升,叠加税收成本逐渐向价格端转移消化,同时,也将进一步规范黄金交易市场,为金饰品牌卖家结构带来一定的供给侧优化。
机构热议相关市场表现
消息持续发酵,A股市场的黄金板块表现也受到了机构持续关注。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国信证券分析称,已上市的黄金珠宝零售公司大多为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单位,后续销售金饰品的税务成本在新政影响下可能有所增加。但这些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仍在于产品和服务能力,在差异化优质产品供给和服务体验下,整体价格传导能力更为突出,有助于保持利润稳定。不过,也有少部分上市珠宝公司非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单位,不排除面临供应商采购在成本上涨下带来的价格传导压力。
梳理近期黄金珠宝板块已披露三季报的A股上市公司表现,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除豫园股份(600655.SH)、明牌珠宝(002574.SZ)业绩亏损(分别亏损4.88亿元、1.07亿元),中国黄金(600916.SH)、老凤祥(600612.SH)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同比分别下滑55.08%、19.05%)外,其余19家企业均实现盈利且利润增长。其中,深中华A(000017.SZ)、鹏欣资源(600490.SH)、莱绅通灵(603900.SH)、招金黄金(000506.SZ)、西部黄金(601069.SH)5家上市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均已翻倍,其中深中华A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00%。
至于后续的黄金价格表现,中信证券认为,短期内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对金价影响暂告一段落,但展望明年,仍有可能出现扰动,利好金价上行。货币政策方面,预期明年仍是实质性宽松,对黄金的整体影响仍是利多。
市场机会方面,万联证券表示,中长期建议关注具有会员资格、产品创新设计能力突出的黄金珠宝龙头企业。国金证券则建议关注具备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资格且开展投资金业务的珠宝企业,有望受益头部集中趋势;以及一口价黄金产品占比提升较快、高端及悦己类客群稳定的珠宝企业。
国信证券认为,总体上,在行业层面税收政策调整的背景下,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产品差异化和门店服务水平更易凸显,从而保证利润率稳定。建议继续关注投资金+金饰品双链路销售的企业菜百股份,具备强设计属性及产品力的老铺黄金、潮宏基,以及综合优势显著的传统龙头周大福、六福集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