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早上好,估计不少人今早点开行情软件都愣了神——美股又跌了,尤其是纳指,一下跌超2%,科技股齐刷刷往下走。作为干了20年财经记者、专做中长线的老炮,帮主今天就跟大伙唠唠这事儿,到底是虚惊一场还是该提个醒。

先给大伙说个关键人物,华尔街的“大空头”迈克尔·伯里,就是当年精准预判次贷危机那位。这回他又出手了,SEC文件刚披露,他旗下基金80%的仓位都压在了看跌期权上,瞄准的正是英伟达和Palantir这两大AI热门股。这可不是他第一次盯上万达英伟达,早在今年一季度他清空所有股票时,就趁着贸易战风声建过看跌头寸,这人向来不打无准备之仗。
更有意思的是Palantir这家公司,周一盘后刚交出漂亮业绩,三季度营收超预期,下季度指引也挺强劲,上季度营收还涨了63%。结果呢?周二直接跌了8%。这就是典型的“利好出尽即利空”,法国有家基金经理说得特实在:估值太高的时候,再好看的业绩也扛不住抛压。你想啊,这股今年都涨了173%,当前市盈率快摸到700倍,远期市盈率也超200倍,市场自然盼着它能给出2026年的明确规划,可它只说了本季度的预期,资金可不就用脚投票了。
不光是伯里,高盛和大摩的CEO也出来敲警钟了。高盛CEO说未来一两年美股可能回调10%到20%,大摩CEO更直接,说10%到15%的回调大概率会来,而且不一定是因为啥大危机,就是市场自身的调整。再加上美国政府停摆都35天了,平了历史最长纪录,众议院议长还说不打算延到12月,美联储12月降不降息也没个准信,这些事儿堆在一起,市场情绪能稳才怪。
不过咱做中长线的,不能光盯着单日的跌幅慌神。帮主得说句实在话,当前的核心矛盾是AI的短期估值泡沫和长期技术价值没对上。比尔·盖茨最近也预警,说AI行业现在有点像当年的互联网泡沫,不少公司光烧钱建数据中心,根本没实际回报。你看标普500的远期市盈率都超23倍了,快到2000年以来的最高点,AI股拉涨的功劳不小,但这么高的估值,得有持续的利润增长撑着才行,不然回调是早晚的事。
但这绝不意味着AI这条线就不能碰了。彼得·林奇有句名言,下跌不是灾难,反而是低价买优质股的机会。AI技术本身是颠覆性的,这点毋庸置疑,就像百度萝卜快跑每周订单都超25万笔,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落地。问题出在有些公司光靠“AI”标签炒概念,没有真营收支撑,这种就得躲远点。
所以帮主给大伙几个中长线的小建议。第一,别重仓那些纯概念的AI股,尤其是市盈率几百倍、连未来盈利路径都讲不清的,咱得找那种“AI+垂直领域”的,比如AI+医疗、AI+工业,能真正解决问题、降本增效的公司。第二,分散配置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除了科技股,也配点公用事业、必需消费这些抗周期的板块,平衡风险。第三,留好现金,真要是回调来了,那些基本面扎实、只是被情绪带下来的优质股,就是咱们出手的机会。
最后跟大伙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做投资跟过日子一样,哪能天天顺风顺水。美股跌这么一下,正好给咱们提个醒,别被短期的狂热冲昏头,也别因一时的下跌乱了阵脚。帮主做了20年财经,见过多少次市场起起伏伏,最后跑赢的都是那些盯着企业价值、耐得住性子的人。行,今天就唠到这,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