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池里军 罗雅静
10月30日,郑州市政府举行2025郑州演艺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郑州市演艺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奖励政策》,并详细介绍在推进演艺赛事经济发展的系列举措与政策亮点。

当前,演艺赛事经济已成为市民游客消费新潮流、城市活力新引擎与魅力新名片,更是文化交流、价值传递与品牌展示的重要载体。作为河南省省会、中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郑州坐拥突出区位优势、完善城市配套与“大山·大河·大平原”的深厚文化底蕴。
近年来,郑州依托郑州奥体中心、郑州大剧院等优质设施,联合国内头部企业举办大型演艺赛事近百场,打造“唐宫夜宴”“只有河南”等优质项目与“郑州有戏”文旅品牌,推出“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等现象级产品,“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品牌效应凸显,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此次发布的政策围绕四大方向发力,推动演艺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培育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打造演艺名市、文旅强市与体育强市。
审批效率方面,郑州针对过往流程繁琐问题再造流程:实行“代办制+并联审批”双轨模式,为大型活动配备专职代办员提供“保姆式”服务;整合多部门评估事项实现“一次提交、内部流转”;依托政务服务平台推动“一网通办”,确保6个工作日内完成市县两级审批评估,打通项目落地“快车道”。
服务优化上,郑州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打造“一站式”体系:开通场馆接驳专线优化交通,打造“演艺+赛事+市集”新型消费热点,联动行业推出优惠政策并发放消费券,让市民游客在享受文化盛宴时,感受郑州服务与温度。
业态培育层面,郑州坚持“引进+培育”双轮驱动:引进“金钟奖”“梅花奖”及F1摩托艇世锦赛等高端资源;规划演艺主题街区,开发黄河文化文创产品培育本土IP;以“三大球”振兴为引擎,打造全民健身与青少年赛事品牌,深化“赛事+文旅”“赛事+商贸”融合,构建多维文化赛事矩阵。
编辑:张邓乾
二审:白 松
三审:池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