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华尔街日报》10月24日的报道,白宫正在与海军高级指挥官一起推进“黄金舰队”计划,核心内容是设计一艘1.5万到2万吨重的“现代化战列舰”,并配备大量无人舰艇和轻型护卫舰,彻底抛弃了多年来以航母为核心的舰队模式。

那么,为什么美军会放弃使用已经服役数十年的航母体系,转而去研发“战列舰”?所谓的“黄金舰队”到底能否真如宣传的那样,改变海战规则,还是仅仅是特朗普为选票而夸大的一个计划?

“黄金舰队”本质上是“导弹时代的小型战列舰”,这种设计的舰艇既不完全像传统的战列舰,也不像巡洋舰,介于两者之间,侧重于火力和防护。实际上,这样的设计并不是美军首创,早在二战时,德国海军就曾尝试打造过类似的“德意志级”战列舰,想用“小船装大炮”的思路来突破封锁。然而,由于防护不够和机动性差,这些舰艇在实战中屡屡失败。

今天,美军重新拾起这一概念,背后的原因与他们对中国海军崛起的战略误判有关。五角大楼多年在报告中不断渲染“中国海军的威胁”,而中国海军的发展,迫使美军开始担心传统的航母战斗群模式可能已经不再有效。传统航母战斗群的威慑力,依赖舰载机的作战半径,但中国的东风-26导弹射程达到4000公里,已经足以迫使航母远离战区,舰载机无法发挥作用。

特朗普政府认为,既然航母的远程作战能力被削弱,那么不如发展“近距离重打击”的能力,用大吨位的战舰携带大量高超音速导弹,采取近距离打击战术。可是,中国的区域拒止能力并不仅仅依赖单一武器,而是形成了卫星侦察、无人机监控、海底声呐、反舰导弹等多层次的立体防御网。即使美军的“导弹战列舰”有厚重的装甲,也难以抵御来自空中、水面甚至水下的多维打击。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对“装甲”这一概念的执念。他多次批评美军现役军舰使用铝材,“一被导弹打中就会熔化”,并要求新舰采用“更坚固的钢铁装甲”。但现代的反舰导弹并不是单纯通过穿甲来击穿防护,早已经有了更为先进的攻击手段。

“黄金舰队”能得到美军高层的重视,主要依赖两个技术前景的幻想:一个是高超音速导弹即将成熟,另一个是分布式作战通信系统有望实现。首先,关于高超音速导弹,美国计划为“现代化战列舰”配备“常规快速打击”(CPS)导弹,预计将在2025年5月完成首次冷发射测试。美军计划首先在“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上进行测试,为此每艘舰需要拆除前甲板上的2门主炮和弹药系统,腾出空间安装专用发射装置。但这种改装至今还没有完成,每艘“朱姆沃尔特”号的改装费用已高达4亿美元。如果将这个系统移植到全新的战列舰上,舰上的发射模块需要重新设计,同时解决导弹的散热、抗冲击等技术问题,至少还需要3到5年时间进行研发。

然而,实际问题不仅仅是技术研发。成本也是一大挑战。美军每颗低轨军用卫星的造价高达数亿美元,要实现全球覆盖,至少需要几千颗卫星,光这一项投资就可能超过“黄金舰队”的造舰预算。更不用说,混合云系统的研发和部署还需要依靠像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的支持。如果这些合作受到制约,整个通信系统可能会瘫痪。

目前,美国的造船业早已不再是二战时的那种“造舰狂魔”。现在只有四家船厂能够制造大型作战舰艇,而且它们已经排满了现有的订单。如果美军要建造“现代化战列舰”,他们就必须推迟这些现有订单,或者扩建船厂。然而,过去30年中,美国造船工人的数量减少了一半,整个行业目前缺少上千名技术工人。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就缺少2000多名焊工和电工,巴斯钢铁厂不得不把工人的工作时间延长到12小时,导致事故率上升。而且,掌握新技术的工人越来越少,许多老工人只会建造传统舰艇,这要求至少三年的培训周期。

此外,美军的一些关键零件如今也依赖进口。燃气轮机的核心叶片来自英国,雷达芯片来自台湾地区,特种钢材来自日本,甚至舰艇的涂料都来自德国。而每艘“现代化战列舰”的建造成本预计在40到60亿美元之间,是“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三倍。如果按照计划建造30艘,仅造舰费用就需要1200到1800亿美元,加上无人舰艇、通信系统和武器装备,整体投入可能超过3000亿美元。而美国2025年的国防预算为8500亿美元,这还要涵盖陆军、空军和太空军的支出,能否持续为“黄金舰队”拨款,依然是个大问题。

美军之所以急于推出“黄金舰队”,本质上是想找到一种“捷径”来破解中国的区域拒止体系,但他们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现代海战已经不再是单一舰艇的对抗,而是一个整体体系之间的对抗。美军的“黄金舰队”计划,实际上就像特朗普的政治风格:口号响亮,充满噱头,但缺乏现实可行性。

这不仅是美国对中国战略焦虑的产物,也是美国造船业衰退的无奈选择,还是美军在现代海战领域认知的严重脱节。如果美军坚持推进这一计划,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海上军备竞赛,破坏印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更重要的是,即使“黄金舰队”能够建成,也难以改变中美海军的力量对比,反而可能成为美国国力的消耗品。

现代海军的强大,永远不是单靠一两艘“明星舰艇”来构建的,而是依赖强大的工业基础、技术积累、体系整合和清晰的战略规划。中国海军在发展上一直是稳步推进,从052D到055,从辽宁舰到福建舰,每一步都扎实有力。而美军的“黄金舰队”,不过是焦虑催生的短期急功近利之作,最终将难逃“计划宏大、结局潦草”的命运。

未来,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以及造船业困境的加剧,可能会出现“黄金舰队”计划的调整,甚至搁置。但无论计划如何变化,美国试图维持海上霸权的野心不会改变,中国海军依然需要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完善自身的体系,以应对可能的挑战。毕竟,真正的海上优势,绝不是靠“黄金”堆砌出来的,而是靠实力和智慧不断铸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