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A代币化迎来快速发展》报告指出,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通过区块链技术将传统资产转化为链上可交易代币,1:1锚定债券、股权、地产、黄金等各类资产,核心价值在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资产流动性与优化价格发现机制,行业正进入高速发展期。
行业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球代币化资产(不含稳定币)总市值超230亿美元,同比增长260%。长期来看,全球潜在可代币化传统资产规模达410万亿美元,据BCG预测,2033年全球代币化资产总规模(含稳定币)有望达18.9万亿美元,2025-2033年复合增速53%,市场空间广阔。当前美国国债和私募债是占比最高的两类代币化资产,合计占比超80%,未来商品和权益类资产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生态体系已日趋完善,形成“资产所有方-解决方案提供商-投资者”的完整产业链。上游为政府、企业等资产所有者;中游包含RWA发行平台(如Securitize、Ondo)、交易平台(如Coinbase、Robinhood)及区块链基础设施(如以太坊、Solana);下游涵盖个人与机构投资者。技术层面,以太坊仍是主流公链选择,占59%市场份额,同时许可链因合规优势受机构青睐,JP Morgan的Kinexys等平台逐步崛起。
海外市场领跑发展,头部平台各具特色。Securitize作为多资产发行龙头,与BlackRock等机构合作,市场份额达28.2%;Ondo专注美国国债代币化,推出OUSG等核心产品;Robinhood于2025年6月在欧洲推出超200种美股及ETF代币交易服务,Coinbase也在寻求SEC批准开展代币化股票业务,代币化权益资产成为新热点。
大中华地区发展势头迅猛,政策与实践双轮驱动。香港发布《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提出LEAP框架,推动代币化政府债券发行常规化,并为RWA代币化提供政策诱因。国内已有多个项目落地,蚂蚁集团表现突出,与朗新科技、协鑫能源等合作完成新能源资产代币化项目,合计募资数亿元;渣打银行Libeara、OSL集团、HashKey等机构积极布局,覆盖基金、债券、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行业影响呈现分化,传统金融机构面临重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机构受影响较小,需升级技术与服务适配需求;而投资银行、交易所、结算机构面临较大竞争压力,承销与上市费用可能下降,传统登记结算业务或被替代。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