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的一个小镇上,流传着陈志的“致富神话”。

这个故事的夸张程度可想而知。有的老乡去柬埔寨当他的司机,几年后居然开上了豪车;有些人去给他做“小弟”,一年收入至少能达到百万……

不过,大家都心照不宣,他在柬埔寨的“主要生意”,其实是诈骗。现在,曾经的神话也被打破了。

2025年10月中旬,美国司法部(DOJ)发布诉状,将陈志定性为“跨国网络诈骗帝国的幕后主使”。
在A面,陈志是柬埔寨“王子控股集团”的董事长,他的商业版图涉及房地产(比如金边的王子广场)、金融、消费品等多个领域,是当地的明星企业家和跨行业巨头。
但在B面,美国司法部指控,陈志的庞大商业帝国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犯罪网络。这个网络的核心,就是所谓的“诈骗园区”和“杀猪盘”。

起诉书中提到,王子集团在柬埔寨建立了多个“园区”,这些园区被高墙、铁丝网和保安严密看守。他们通过欺骗或拐卖的手段,强迫数千名劳工在园区内从事网络诈骗活动。

这些被困劳工每天的任务就是拨打投资电话、运营社交账户,诱导全球的受害者,尤其是美国人,通过加密货币进行投资,最终进行“杀猪”——即精心设局骗取巨额资金。

诈骗来的钱数额巨大。美国司法部在起诉书中,列出了价值约150亿美元的比特币作为扣押目标。
与此同时,英国也迅速出手,宣布对陈志及其集团实施制裁,冻结了他在伦敦的19处房产和所有在英国的资产。
在美英两国看来,这不再只是一个普通的诈骗案件,而是“亚洲最大的跨国犯罪组织之一”。

2015年,陈志创办了太子集团。这家总部位于柬埔寨首都金边的公司,迅速成长为当地的“地头蛇”。根据其宣称,太子集团的业务遍及全球30多个国家,旗下公司超过100家。

在柬埔寨本土,太子集团的实力尤为雄厚,光是房地产领域就投入了超过20亿美元。金边的“太子广场”购物中心便是集团的代表项目之一。陈志的野心早已不止于此,他一直想将生意扩展到海外。

然而,根据美英媒体的报道,陈志被指控利用一个复杂的系统洗钱:通过数不清的数字钱包、在线赌博、赌场进行拆分和转移,他将骗来的加密货币最终流入离岸公司,或者用来购买私人飞机、游艇、名画等奢侈品,从而“洗白”资金。
10月14日,美国在纽约布鲁克林联邦法院正式公布起诉,指控的罪名包括电汇欺诈合谋、洗钱合谋等。美英的联合行动仿佛一张巨大的网,迅速席卷了陈志的全球资产。
但在陈志的“大本营”柬埔寨,政府的态度却相当微妙。柬埔寨政府回应称,王子集团在当地是合法经营的。如果美方提出正式请求并提供充分证据,柬方将予以合作。
这种“例行公事”的回应,暴露了跨国执法中的难题。这些犯罪集团之所以能够做大,恰恰是因为不同国家之间的“监管洼地”和司法主权的壁垒。即便美国提出起诉,但只要陈志还在柬埔寨,真正的审判和引渡之路恐怕还会非常漫长。

实际上,美英并不是最早盯上陈志的。早在2023年,中国公安部门就已经展开了对他的大规模调查。当时的判决显示,陈志关联的网络赌博公司,涉案金额就已经超过了50亿元人民币。
陈志的案件不仅仅是一个“富豪落马”的故事,它更是对整个东南亚乃至全球金融安全的一次严峻考验。案件暴露了“诈骗园区、加密货币和强迫劳动”这种新型犯罪模式的巨大破坏力。
当财富的扩张缺乏透明度,商业的边界模糊不清,监管的漏洞被利用时,所谓的“商业奇迹”就有可能演变为系统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