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国大豆被清零,特朗普称愿降低关税,但中国需“回报”做三件事
创始人
2025-10-22 07:38:35
0

2025年10月,特朗普在一昼夜内连续两次公开谈及中国政策,赞扬中国,口风一转,声称可以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特朗普难道转性了了吗?

当然不是,他的“好话”背后还附带了三项“条件”:中国要在三个领域对美国进行妥协,一句话,关税可以谈,但得先给美国点“回报”。

就在前不久,中国对美国大豆的进口数量首次归零,直接戳中美国农业的痛点,再加上芬太尼问题和稀土供应,美国这三块短板被摆到了台面上,这次轮到特朗普“先开口”,说明局势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美国的三张“要价单”,其实是三块“心病”

特朗普这次提出的条件,乍一看是特朗普服软了,实则是美国急了,并且非常的无礼,没有诚意。

中国在9月突然中断了对美大豆的采购,这不是一个临时动作,而是早有准备的结果,美国农民对此反应强烈。

尤其是那些以农业为主的州,要说美国大豆卖不出去最大原因就是特朗普,本身去年两国大豆贸易也不少,可随着特朗普上任一顿操作,中国采购大豆成本骤增,直接找新卖家。

接着是芬太尼,这明显是强行攀咬中国,要说找问题,特朗普也应该找墨西哥,或者南美洲国家,亚洲跟美国根本不搭边。

特朗普这次又把话题扯到芬太尼上,显然是想借机对中国施压,让中国承担更多打击合成毒品的责任,从而在国内转移舆论焦点。

再说稀土,大家都清楚稀土对我国的重要性,就像美国管控芯片一样,中国把稀土管控起来没有任何问题,难道只准美国这样做,中国这样做就是错吗?

一旦中国在稀土出口上设限,美国的工业体系就会受到冲击,这回特朗普提出稀土问题,就是担心中国已经开始着手控制这类资源的出口,不得不提前“踩刹车”。

这些“要求”看似是谈判条件,实则是特朗普单凭美国无法解决问题,盟友不给力,才引入第三方强国,特朗普想通过施压让中国在这三方面松口,缓解美国自身的困境。

中国的应对,不是硬碰硬,而是有备而来

面对特朗普的“谈条件”,中国没有正面回怼,但从过往几个月的动作看,已经提前布好了局,尤其是在大豆、稀土和禁毒合作上,中国的布局早已不再依赖某一方,而是在寻找稳定、可控的长期方案。

比如大豆,早些年中国就开始从南美寻找新的货源,现在已经合作已经非常的稳定了,在不影响国内需求的前提下,长期完全停买美国大豆,不仅可行,而且效果明显,这不只是经济上的选择,更是一种策略性的调整。

稀土方面,中国不是稀土矿强国,但随着高端技术的掌握和政策的收紧,中国加高门槛对稀土出货进行更细致的管理,这种“有选择地合作”方式,不是封锁,而是对外部依赖的一种调控手段。

至于芬太尼,中国在这方面的管控称得上是世界顶点,没有人有资格指责中国,但问题在于,美国国内的消费市场和执法体系长期存在漏洞,这显然不是中国能处理的问题。

所以说,中国的反应并不是“对抗”,而是用行动让对方明白,该配合的时候配合,不该让步的时候就别指望轻易得手,特朗普开出的“条件”,更多是对国内施压的回应,而不是针对中国的合理预期。

主动权的转移,其实早就开始了

从这次事件看得出来,中美之间的互动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过去美国习惯于主导谈判,以高压手段逼迫他国就范,但现在这种套路越来越难奏效。

尤其是中方在今年4月启动的对等反制措施,让外界看到中国在处理国际贸易争议时,已经不再是“被动回应”,而是有策略、有节奏地出招。

比如,在高科技产品和关键原材料方面,中国已经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出口政策,这种“按需调整”的方式,让对手难以预测,也难以施压。

而特朗普这次的“松口”,其实也是一种信号,他知道,强硬到底没有出路,继续加码只会让美国陷入更深的困境,尤其是在国内政治分裂严重、经济复苏不稳的背景下,想再掀起一波“反华浪潮”已经不那么容易了。

更关键的是,中国出口外贸太强大,谁吃亏,也轮不到我国吃亏,我国不选择沉默,而是以实际行动回应挑战,这种稳定的政策节奏,本身就是一种优势。

后续怎么走,还得看美国内部的变化

中美之间的摩擦不会因为一次表态就结束,但这次事件的变化,至少说明一个问题:美国想靠威胁和施压解决对华问题,已经越来越难。

未来几个月,尤其是11月前后,也许中美会出现一些短期的接触,比如关税调整或者贸易磋商,但这些都只是表面安排,真正的结构性问题,还在美国国内,这些才是影响中美关系的根本因素。

中国在这场博弈中已经学会了稳中求进,不急不躁,这种战略定力,是对外合作中的重要资本,反观美国,内部不稳、外部冒进,反而容易陷入“自我消耗”的节奏。

说到底,今天的全球经济融合性太强了,中美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需要更多理性和建设性的交流,而不是一味喊价、甩锅和搞对抗。

结尾

特朗普这次的发声,看似主动,实则被动,中国没必要关注按兵不动,这种“稳得住”的姿态,恰恰说明主动权正在慢慢发生转移。

未来的中美关系比苏美更复杂,而是多边博弈、多方考量的结果,这需要智慧,也需要耐心,尤其在全球供应链更加紧密的今天,谁都离不开谁,靠打压和威胁换不来真正的合作。

这场关于大豆的风波,背后其实藏着更大的问题:世界在变,老办法已经行不通了,谁能看清这个现实,谁就能在未来的国际交往中,站得更稳。

相关内容

国泰基金的香港汽车ETF(...
10月22日,香港汽车ETF(520720)报收0.976元,收跌...
2025-10-22 16:49:59
港股收评:恒指跌近1%,黄...
钛媒体App 10月22日消息,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恒生指数跌0...
2025-10-22 16:49:54
国泰基金的煤炭ETF(51...
10月22日,煤炭ETF(515220)报收1.181元,收跌1....
2025-10-22 16:48:33
华泰柏瑞基金的稀土ETF(...
10月22日,稀土ETF(516780)报收1.725元,收跌1....
2025-10-22 16:48:29
广发基金的电网ETF(15...
10月22日,电网ETF(159320)报收1.505元,收跌1....
2025-10-22 16:47:24
黄金创4年来最大跌幅!白银...
21日国际金银价格大跌 全球贸易局势趋向缓和的迹象削弱了市场避险...
2025-10-22 16:20:36

热门资讯

金价盘中持续走强,黄金ETF华... 10月22日,金价盘中持续走强,叠加隔夜大跌幅度,黄金相关产品跌幅纷纷收窄,截至13点30分,黄金E...
黄金连续飙涨后大跌6.3% 释... 记者 蔡越坤 北京时间10月21日晚间至22日,国际黄金在连创新高后出现罕见跳水。 10月21日,...
现货黄金跌势复燃,失守4070... 钛媒体App 10月22日消息,美元走强,现货黄金跌势复燃,失守4070美元/盎司,30分钟跌幅逾7...
港股收评:恒指跌近1%,黄金概... 钛媒体App 10月22日消息,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恒生指数跌0.94%下破26000点大关,恒生...
景顺长城基金的港股科技50ET... 10月22日,港股科技50ETF(513980)报收0.805元,收跌1.95%,成交金额7.89亿...
国泰基金的消电ETF(5613... 10月22日,消电ETF(561310)报收1.195元,收跌1.08%,成交金额938.7万元。换...
国泰基金的香港汽车ETF(52... 10月22日,香港汽车ETF(520720)报收0.976元,收跌1.41%,成交金额1876.6万...
招商基金的软件龙头ETF(15... 10月22日,软件龙头ETF(159899)报收0.906元,收跌1.31%,成交金额1688.8万...
嘉实基金的电池ETF嘉实(56... 10月22日,电池ETF嘉实(562880)报收0.794元,收跌1.61%,成交金额6573.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