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图县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业,助力村民增收致富。一种看似不起眼的水生生物——水蛭,正以其高附加值和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成为当地致富的“软黄金”,走出一条产业富民的新路径。
在明月镇福利村的水产养殖研发基地,40个养殖池井然有序。基地负责人符海楠介绍,水蛭养殖周期一般为3至4个月,对水体和温度要求较高,需定时投喂活体螺蛳。养殖初期,由于技术不成熟,存活率较低。为此,她专程前往专业院校系统学习养殖技术,逐步攻克养殖难题。如今,养殖数量与存活率稳步提升,目前养殖密度已达到每平方米2.6斤。
水蛭体内提取的水蛭素,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市场需求旺盛。随着技术日益成熟,基地已与医药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目前,该基地年养殖水蛭约50万尾,按当前市价估算,年销售额可达60万元。
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基地已为20余名村民提供灵活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增收8万余元。“老板不嫌我们年龄大,工资按小时结算,一小时20元,增加了不少收入,挺好的。”村民庄久梅满意地说。
看到水蛭养殖的良好效益,驻村工作队将在全村开展意愿调研,为有意向的农户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助农增收。
安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驻明月镇福利村第一书记孙伟表示:“我们打算向各乡镇、村屯推广,扩大养殖规模,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初审:靳煜
复审:张洋
终审:郭日新
上一篇:AI玩具开启产业“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