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中,坦克依旧为主战装备,中国在坦克技术领域有不小的创新,在93阅兵上展示了新型100式坦克,引发外媒的关注。印度媒体《亚洲国防安全》在2025年10月15日的报道中称:新型100式坦克开创地面战“超视距”能力的历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施超视距装甲作战理论的国家,为中国陆军战略的重大转变。
印度媒体《亚洲国防安全》报道截图
100式坦克虽然只是一辆坦克,但是节点作战能力不容小觑
坦克自从问世之后,一直以视距内交战为主要任务,采用目视范围内,发现、攻击和摧毁目标的方式。如今中国开始创新,随着新型100式坦克的问世,新超视距作战列为重中之重,这是一场军事理论革命,可能彻底改变现代装甲作战方式。
在新一代坦克技术领域,中国拿下全球第一,美国的M1坦克已落后,尽管推出了M1E3概念车,但是只能在旧坦克底盘上修修补补,至今拿不出全新的设计。
100式坦克,不仅仅是一辆坦克,而是一个车族
与其他坦克设计明显不同,100式坦克针对未来复杂的作战环境,只因从现代实战中坦克的主要对手不再是坦克,威胁来自空中,地面,以及电磁领域等,印度媒体称为:防御作战的“维度跳跃”,从二维的平面对抗,到三维甚至五维空间的对抗。
100式坦克面对复杂而广阔的多域战场,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在体系作战,实现数字化网络作战,要与各类作战系统联手,太空中的卫星,空中无人机,后方的指挥中心等。信息收集要结合各种侦察手段,采用光学、红外和雷达等手段,实现360度态势感知和监视实时威胁。最终100式坦克只是作战体系中的一节点,可以在体系之中执行精确打击。
100坦克和100装甲车,都是体系中的一个节点
目前关于100式坦克的信息不多,但是可以明确的是,在机动上,采用混合电力驱动系统,这属于坦克动力技术的一个创新,主要优势为:一是,减少热量和声音特征,达到一定的隐蔽性。再加上隐身涂层等技术应用,可能令100式坦克在战场拥有隐身的优势。二是,可以为各类设备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现代坦克拥有设备越来越多,不仅要加装雷达,还有电子干扰系统,各类电子设备对电力的需求很大,传统的供电方式已无法满足要求。三是,机动性更好,由于采用轻型化设计,有效降低了战斗全重,以及外观尺寸,从而更适应复杂地形的使用,尤其是在高原上。
防御上,100式坦克放弃了厚重装甲的硬对抗理念,装甲明显减少,开始以软对抗的方式,使用电子干扰系统,主动防御系统等应对各种威胁,从而有效应对复杂的威胁。
100式坦克最主要是2人车组模式,自动化程度更高
火力上,采用无人炮塔,乘员减少到两人,全部在装甲舱内,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水平极高。主要火力为一门105毫米坦克炮,口径减小了,但是在现代技术应用下,其火炮威力不会差,足够威胁到任何目标。考虑其不再以反坦克为主要任务,较小的口径带来更多是优点,而不是缺点。更重要的是,其作战不再强调视距内,而视距外,也就不存在火力不足的问题。
100式坦克的设计核心在信息化作战能力,拥有极强的感知能力,不仅配备了4面相控阵雷达,带大孔径EO/IR(光电红外)的武器站,全车MAWS/RWR(雷达告警装置),而且可以操作无人地面车与无人机,这就意味着,敌方在目视发现100式坦克之前,已经被100式坦克跟踪与锁定,在视距外对目标进行打击,可能不需要自身开火,引导友军火力摧毁目标就行了。
100坦克可能都不用自己开火,导引己方火力打击就够了
现代战争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能再指望以坦克对抗坦克,也不能单纯地搞甲弹对抗,需要以全新的思路来设计新一代的坦克。在100式坦克上,创新之处太多,其中之一,无人机被整合为坦克的子系统之一.
100式坦克的全新设计为现代装甲作战带来全新的思路,近距离作战发展到超视距作战,作战从二维平面转向多维领域,开始由信息化到智能化转变,坦克的作用不是如何摧毁目标,而是发现目标,摧毁目标不一定需要坦克亲自开火。
100坦克意味着战争的形态变化
100式坦克不必再追求装甲厚度或武器威力,更重要的是对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这是可以改变战争的理念,走到世界的前面。虽然美俄都开发了新一代坦克,俄罗斯的T-14和美国的M1A2 SEPv4坦克,但是其设计理论依旧为传统坦克,讲究视距内的作用,防御靠装甲厚度,攻击靠火炮威力。
不知不觉中,中国在军事技术领域已经获得了领先,美俄都落后,一个令人惊喜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