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反作用已经显现,尤其是在汽车行业中。这可能是因为中国拒绝继续进口美国商品,尤其是大豆。如今,特朗普正在考虑对汽车关税作出大幅让步,试图缓解这一困境。
近年来,中国的汽车行业快速发展,虽然美国担心中国整车进入美国市场,但美国汽车厂商却严重依赖来自中国的零部件。例如,之前中国暂停向美国出口稀土材料,差点导致美国车厂停产,这一事件也凸显了美国对中国汽车零部件的依赖。
那么,特朗普在汽车关税上做出了什么让步呢?其实,特朗普今年3月曾坚定宣布,要对所有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征收25%的永久性关税,目的是保护美国制造业。但不到两个月,他就开始反悔了。现在,他提出了一个方案,只要福特、丰田、本田、特斯拉和通用这五家车企将最终组装环节放在美国,他们就可以免除25%的关税。这个让步可不是小事,毕竟此前的协议中,汽车零部件的税率仍然高达15%。特朗普的改变显然是因为美国汽车企业实在承受不住压力,毕竟中国零部件已经渗透到美国汽车生产的方方面面。
拿特斯拉举例,上海的超级工厂拥有超过400家中国本土供应商提供零部件,从车门、电机到电池组、自动驾驶电脑,几乎所有部件都是中国制造,零部件的本土化率高达95%。而且,中国制造的零部件不仅供应美国市场,还出口到全球。其他几家车企的情况也类似,很多关键部件如发动机和变速箱也需要从中国进口。假如中国的零部件被加征关税,生产线很可能会停摆。因此,特朗普的让步不是出于好意,而是被美国车企的需求逼得无奈之举。
那么,特朗普的让步能否换来中国重新进口美国的大豆呢?答案显然不那么简单。当前正是美国大豆的丰收季节,但美国豆农并未收到中国的订单,仓库里堆积如山。2024年,美国大豆的期末库存预计达到3.8亿蒲,2025年这一数字可能不会有太大变化,库存压力相当大。过去,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但现在,中国已经将采购重心转移到了巴西和阿根廷。2024年,中国计划从巴西购买7465万吨大豆,占其总进口量的71.1%。美国大豆已不再是唯一选择。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明确表示,特朗普曾试图要求中国将大豆进口量增加三倍,但中国外交部直言,所有的贸易障碍都是因为美国的关税政策。换句话说,只要关税政策不改变,中国不会回头购买美国大豆。尽管在2023年5月,中美双方在日内瓦举行会谈时,美国取消了91%的加征关税,而中国也相应取消了反制关税,但美国并没有遵守承诺,迅速对中国的芯片出口实施管制,并撤销了中国留学生签证。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法使得中国对美国的诚意产生怀疑。
此外,中国已经摆脱了对单一国家的依赖。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供应不仅稳定,价格也更具竞争力。因此,中国没有必要再购买美国的大豆。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不断呼吁进行谈判,盯着中国的大豆订单,但他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不合理的关税仍未取消,甚至还在实施其他限制措施。就像之前稀土争端一样,美国嘴上强硬,实际上却离不开中国的资源。现在,汽车零部件的情况也是如此,美国试图通过放宽关税来换取中国的农产品订单,这种做法未免过于天真。
实际上,这一问题的本质和此前的稀土争端、104%关税闹剧类似。美国表面上看似强硬,实则深知离不开中国。无论是汽车零部件,还是大豆出口,美国都对中国有着不可替代的依赖。而特朗普仍在试图用小幅让步换取大规模的回报,显得有些不切实际。如果美国没有表现出真正的诚意,彻底取消不合理的关税,中国显然不会作出妥协。大豆订单依旧会流向巴西和阿根廷,美国只能面对堆积如山的库存。
最终,这一切的根源还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所引发的经济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仅凭几个小的让步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