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自11月1日起对中国额外征收100%关税,使对华关税总水平飙升至130%,并扬言限制对华关键软件供应之后,不到24小时,一则来自铁杆盟友的“背刺”让白宫措手不及。英国《卫报》独家披露,英国外交部高级官员奥利弗·罗宾斯将前往中国处理一项“筹划已久”的政府事务。
虽然英国方面的发言人将此次访问淡化为常规的外交活动,但结合此前英国首相国家安全事务顾问鲍威尔7月访华、商业和贸易大臣彼得·凯尔9月与中国保持密切互动的一系列举动,不难看出伦敦正在悄悄调整其对华战略定位。
这场外交动向的时机选择颇为巧妙——恰好在特朗普宣布新一轮对华强硬措施之际。分析人士认为,英国此举可能是在向中美两国释放信号:即便美国继续升级对华贸易战,英国也不会盲目跟随对抗的路线路线。
特朗普政府在对华政策上近期接连遭遇挫折。先是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管制,直接影响美国的高端制造业;随后中国交通部宣布对美国船舶加收停泊费用,显示出对等反制的决心与能力。更让白宫难堪的是,特朗普刚宣布加征关税后,美国三大股指应声下跌,资本市场出现明显波动,部分资本出现避险撤离的迹象。
讽刺的是,特朗普政府当前正因预算僵局陷入停摆,驻华大使馆的工作进展也变得迟缓,甚至连寻找合适的贸易谈判代表都成了难题。在此情形下,英国高级官员的北京之行,无疑又为已然紧张的局势增添了新的焦点。
分析认为,英国作为美国传统的盟友,在这一敏感时刻加强与中国的接触,反映出国际社会对特朗普单边主义贸易政策的普遍担忧。各国逐渐意识到,盲目跟随美国对华强硬既难以实现实际利益,也可能让自身错失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机遇。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在全球范围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国内资本市场出现动摇,另一方面国际盟友开始寻求更独立的对华政策。这场由美国单方面发起的贸易战,正在逐步考验美国的全球领导力。英国官员的北京之行,或许只是国际秩序重新洗牌过程中出现的又一个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