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对伊朗发出强硬警告。他表示,自己愿意解除对伊朗的制裁,但前提是德黑兰必须愿意坐到谈判桌前并作出让步,否则制裁不能取消。特朗普说:“我认为伊朗会接受的。他们现在处境艰难,需要帮助。”“他们在当前这些制裁下无法生存,这些制裁非常严厉。”他还声称,如果美军不打击伊朗的铀浓缩设施,就难以实现加沙的和平协议,并宣称“美军向伊朗关键核设施投下了14枚炸弹,摧毁了伊朗核设施”。他补充道:“试想如果伊朗拥有强大的核武器,我们今天的处境将完全不同。”
同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再次明确表示,俄罗斯不承认西方对伊朗实施的制裁。拉夫罗夫指出,自联合国解除部分制裁以来,俄罗斯可以向伊朗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双边的军事技术合作不受限制。目前,多架俄罗斯大型运输机——安-124,正飞往伊朗运输装备。按照计划,伊朗向俄罗斯订购的48架苏-35战斗机,预计将在2026至2028年间开始交付;而俄罗斯已开始向伊朗空军交付雅克-130轻型战斗教练机。由于伊俄战略伙伴关系的恢复,大量俄罗斯军用货机飞往伊朗,安-124也曾抵达哈马丹空军基地。据称,这些运输任务包括从伊尔库茨克出发,交付更多的雅克-130教练机,而苏-35的交付则安排在后几年。
报道称,俄罗斯对雅克-130进行了战术升级,把它从单纯的教练机改造为具备实战能力的“战斗教练机”雅克-130M。升级后的机型既保留训练功能,又能挂载现代武器,增强作战能力。新型雅克-130M据称配备BRLS-130R机载雷达、SOLT-130K光学/激光/热成像系统、President-S130自卫系统和KSS-130通信套件。改装完成后,雅克-130M可以携带空对空导弹,并能发射具备卫星或激光制导的高精度空对地武器,战术灵活性大幅提高。
除了从俄罗斯采购并改装教练机外,伊朗本国也在扩展弹道导弹和无人机能力。报道指出,伊朗正在建设至少六座大型“导弹城市”,这些设施被设计成对敌方难以追踪,同时提升发射与防护速度。相关建设将使伊朗的进攻性导弹能力显著增强,据称可将对以色列的中程打击能力成倍提升。伊朗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导弹、无人机和军事工业的综合基地,力图打造区域内更强的火力与生产能力。
在10月13日,伊朗空军的一架升级版F-4“幽灵”战斗机上出现了一枚新的中距离空对空导弹。外界称,这枚导弹长度约为3.65米,其外形与霹雳-12中程空空导弹相似。霹雳-12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具有中远程打击能力。对于装备较陈旧、且缺乏现代中程空空导弹的伊朗空军来说,这一新导弹的出现被视为及时之举:在未来与以色列或美国空军的对抗中,能为伊朗战斗机提供中距离拦截能力。虽然霹雳-12没有像霹雳-15那样广为人知,但在当前条件下已能满足伊朗空军的迫切需求。关于这枚新导弹的技术来源尚不明确,外界猜测可能来自中国或朝鲜,或为仿制或改良型。
至于向中国采购的战机问题,文章指出伊朗在2025年不太可能迅速接收并投入使用歼-10型战斗机。购买先进战机与驾驶培训、后勤维护、弹药配套等体系建设密切相关,需要多年时间来建立完整的操作和保障链条。即便买到歼-10C这类机型,也无法在短期内立即投入作战。建立有效战斗力必须分步骤推进:先搭建弹药与备件供应体系,再建立战机维修与保障能力。文中提到,伊朗与中国存在长期能源与设备交换的可能性,例如用大量石油换取防空系统、战机、相控阵雷达和预警机等装备,从而快速构建一套综合防空与空中作战体系,并在必要时配备像霹雳-12、霹雳-15这类中远程导弹作为“暗箭”。
文章进一步强调,仅买单一类型的战机如歼-10并不足以构成威慑——必须配套预警机、地面雷达和指挥控制系统,形成完整的作战网络。文中称,西方国家难以向伊朗全面供应这类装备,俄罗斯产能和航电水平也存在局限,因此伊朗在短期构建防空体系方面更可能依赖中国的整体解决方案。为尽快提升战斗力,文章建议伊朗可先采购大量现成的二手或较成熟的战机型号(例如早期的歼轰-7或歼-8),边补强防空与预警能力,边等待新一代机型逐步交付并进入服役。
最后,文章总结道:在中东复杂的地缘政治中,伊朗已几乎没有战略上的“中立”选择——它只能与中国和俄罗斯保持并加深战略关系。对俄罗斯而言,失去伊朗将是巨大的战略损失;对中国来说,不允许美国及其盟友在中东完全支配局势也是重要考虑。因此,如果美国和以色列再次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文章认为中国与俄罗斯不太可能坐视不管,会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伊朗、维护各自的地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