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打破沉默,出面替特朗普“认怂”,关税战美国确实不敢再打。
特朗普放出了超出能力范围的狠话,白宫从上到下,各个高层都在帮他找台阶。自副总统万斯,贸易代表格里尔后,轮到财政部长贝森特出面了。
再怎么说,他也是中美经贸磋商美方这边的牵头人,总统都威胁要再发起一场关税战了,他一直保持沉默也不是个办法,特朗普不方便直接认怂,这个角色只能让贝森特来扮演了。
【贝森特表示,对华关税不一定落地】
『贝森特暗示关税不一定会落地』
在媒体镜头前,贝森特进一步缓和了语气,说特朗普最新宣布的对华100%关税“不一定”会落地,双边沟通渠道已经重新开放,中美本周会举行新一轮工作级别会议,因此他对局势缓和持乐观态度。
这番话,也通过中国商务部的表态得到验证,发言人最新答记者问,就提到中美一直在磋商机制下保持沟通,并举行了新一轮工作层会谈。
但只靠沟通无法有效缓和局势,美国人必须拿出实际行动。
贝森特最后还不忘打预防针,说中国之所以能用稀土卡美国脖子,是几十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过去历届政府都没能从战略角度重视此事。
【贝森特“认怂”,为美国金融市场注入了一定的乐观情绪】
换句话说,要是最后美国顶不住中方的攻势,在稀土这关败下阵来,甚至没有达成协议,那也不是特朗普政府的问题,要怪就怪前任没有打好基础,总之就是不粘锅。
瞧他这话说的,特朗普第一任期发动关税战的时候,各路媒体就在猜测,中国何时会祭出稀土这张牌,如今我们先是小试牛刀,而后升级到更加严厉的出口管制,整个过程下来,美国不要说未雨绸缪了,压根就没有什么像样的回应。
『特朗普对中国的狠话,先冲击美国金融市场』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贝森特这番车轱辘话,没有多大意义,与其说是在对中国“服软”,倒不如说是在安抚美国的市场情绪。
自从特朗普威胁要对中国征关税,美国金融市场波动得十分厉害,都怕中美再来一场关税战。
【特朗普的狠话,超出了美国的能力范围】
然后我们就能看到,特朗普迅速改口,说没有改变与中方在韩国会面的计划,副总统万斯则说,美国希望与中国理性对话。
紧接着就是格里尔与贝森特,这两个直接参与中美经贸磋商的“专业人士”,前者抱怨想与中国沟通被拒,后者则暗示关税不一定会落地,中美已经恢复沟通渠道。一轮双簧下来,倒是给美国股市带来一定的积极情绪,各大指标有所反弹。
可要是接下来这半个月,中美谈不出个所以然,这点积极情绪也维持不了多久。
问题在于,美国是否意识到,中美经贸谈判形势突然间急转直下,问题恰恰出在他们自己身上?
中方近期数次回应美方关税威胁,无一例外地提到,在中美成功进行数轮磋商的背景下,美国依然针对中国,出台一系列限制和制裁措施,罔顾会谈成果,单方面损害中方利益。
【商务部的最新回应,给美国指了条明路】
说白了,遭到中方反制,是特朗普政府咎由自取。美国要是继续对中国龇牙咧嘴,说一些自己都没把握的狠话,这样只会贻笑大方。
他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反躬自省,如果没有对当前局面建立正确的认知,沟通效率只会无比低下,再多的工作会议,乃至于高层互动,都无法解决问题。
『稀土出口管制不只是谈判筹码』
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美谈判筹码。美国无论是否围堵中国,稀土的应用范围过于广泛,战略利益显著,我们经过数十年的耕耘布局,在相关产业链和供应链都占据了主导地位,自然要把这一优势保持下去,对美国施压更多是顺手而已。
也可以这么说,中国并没有真正拿所谓的“稀土牌”针对美国,只是在按部就班地完善相关布局,即便如此,也让美国感到空前的压力,生怕自己直接就被卡住了脖子。
【美国再怎么示强,中国都不吃这一套】
应该说,美国滥用长臂管辖这么多年,如今自己真的成了被管辖的对象,不适应是很正常的,但也得学会接受。
而且这才哪到哪,还是那句话,我们要是把美国在高科技领域限制封锁的那一套,原封不动地应用到稀土领域,才能说是动了真格。
平心而论,即便中美解决了当下的症结,特朗普政府又会不断制造新的风波。美国既想保持与中国的经贸互动,又要渲染什么“中美战略竞争”,处处将中国视作假想敌,这种设想注定不切实际。
中国的态度很明确,中美要寻找正确的相处之道,建立尊重、互惠的双边关系,美国要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中国有的时间,给他们好好上一堂课,诠释何为“相互尊重、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