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的动作让中国眉头一皱
不到24小时,墨西哥就回应了中方调查。不是普通回应,而是直接对中国有色浮法玻璃展开反倾销调查。这是巧合吗?绝对不是。最近墨西哥上调关税,重点针对中国,却把美国和加拿大排除在外,这一招让人怎么想都觉得——是给特朗普打了个招呼。
墨西哥的关税“秀”背后:谁在操纵?
官方说,是为了保护本国制造业和减少对亚洲依赖。可问题是,重点砍的恰恰是中国敏感行业,这和“友好关系”怎么对得上?如果真的关系好,为什么偏偏挑中国最敏感的地方出手?
再看大背景,特朗普早就威胁过墨西哥,要把商品关税提高到30%,后来才暂缓90天。墨西哥明显是被迫妥协,对中国加税,是想给特朗普交代。可谁能保证美国不会随时翻脸?中国的反制绝不是一次性的。
中国的回应:不是小事,是信号
中国商务部对碧根果发起反倾销调查,表面上是坚果问题,但本质是警告墨西哥:别把中国利益当作谈判筹码。这不是简单的经济动作,这是战略手段——用规则捍卫利益。
墨西哥总统也试图缓和,说“和中国关系非常好”。可这种说法根本自相矛盾:如果关系好,为啥要在最敏感行业加税?这一步,危险!
特朗普加码,全球都被卷进去
就在中墨摩擦升级时,特朗普突然宣布,从10月1日起对多类进口产品加征新关税。厨房橱柜、浴室柜50%,家具30%,重型卡车25%,甚至专利药品100%!这已不是单纯针对中国,而是把全世界都拖下水。
特朗普逻辑很简单:保护美国制造业,逼企业回国建厂。可现实是,钢铁和铝关税已经让美国制造成本飙升,这次加关税,短期是保护,长期必然推高通胀,增加消费者负担。摩根士丹利、高盛都警告了,美国经济增长放缓,这招很可能适得其反。
医药、家具……美国民众真的受益了吗?
最夸张的是医药。专利药品征收100%关税,迫使全球制药公司在美国建厂。礼来、阿斯利康、罗氏、葛兰素史克都表示要投巨资。可新药研发成本高,加税只会让药价更贵。普通美国人买药更难了!
家具价格也在飞涨。过去一年,美国家具涨价接近10%。特朗普想拉回制造业,但普通消费者的钱包先受伤。这就是“保护”,还是把压力转嫁给老百姓?
欧盟也开始不耐烦
美国和欧盟刚签的汽车贸易协议还没消化,就叠加更多关税。欧洲企业不满,美国企业也压力山大。特朗普的策略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极限施压,想重塑全球贸易格局。
三重博弈:谁是真正的赢家?
中国态度清楚:不会主动挑事,但绝不会任人宰割。墨西哥若继续摇摆,未来可能失去更多合作机会。美国长期沉迷关税战,最终受伤的不只是别人,更可能是自己。
全球贸易格局,正在被重新洗牌
这不是小事,这是大事!墨西哥加税只是开端,特朗普加码关税才是真正危险信号。全球产业链、国际贸易规则、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成本,都在这场博弈中被牵动。
未来几年,中美墨美三角关系可能更紧张。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甚至药品价格,都可能被迫重新洗牌。这一步,每个国家都在算计,每个企业都在忍耐,而普通人,很可能先感受到“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