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Wind数据显示,A股三大指数今日震荡整理,截止收盘,沪指跌0.30%;深证成指跌0.04%;创业板指跌0.16%。沪深两市成交额23238亿。
涨幅方面,标普生物科技ETF(159502)领涨
具体来看,标普生物科技ETF(159502)涨近3%;煤炭ETF(515220)、180治理ETF(510010)、军工龙头ETF(512710)、工程机械ETF(560280)、能源ETF(159930)、房地产ETF(159768)涨幅居前。
从长期配置视角来看,高股息策略仍具显著投资价值。尽管2025年以来以科技股为代表的成长板块表现亮眼,但红利板块经过调整后,估值吸引力再度提升。红利策略的本质是投资于处于成熟生命周期、盈利韧性强、现金流稳定的企业,这些公司通过“稳定盈利—持续分红—提升ROE”的正向循环,为投资者提供持续稳定的现金回报。随着无风险利率上行空间有限及市场波动加剧,红利资产的防御属性凸显,低估值的银行、煤炭、公用事业等传统高股息行业,以及分红比例提升、业绩稳中有进的消费类龙头,均值得重点关注。
资金面因素也为红利板块提供坚实支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机构投资者持续增加对高股息资产的配置,以应对长期利率下行带来的挑战,预计2025年险资可为红利板块带来可观增量资金。未来红利策略需“守正出奇”,在坚守银行、能源、公用事业等底仓的同时,适时增配政策驱动且具备成长性的电力设备、机械龙头,并可通过港股通布局H股折价的高股息标的,以寻求更好的风险收益比。
跌幅方面,机器人产业链回调居前
渤海证券指出,机器人方面,马斯克9月12日增持约10亿美元特斯拉股票,催化机器人概念实现明显上涨,我们认为,特斯拉目前正处于从电动汽车制造商转型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公司的重要节点,人形机器人作为特斯拉实现8.5万亿美元市值目标的重要发力板块有望迎来积极进展,建议持续关注产业链投资布局机会。
活跃度方面,短融ETF(511360)成交额居首
成交额方面,短融ETF(511360)今日成交额居首,达328亿元。银华日利ETF(511880)、基准国债ETF(511100)、华宝添益ETF(511990)成交额紧随其后。香港证券ETF(513090)成交额居股票类产品第一。
换手率方面,中韩半导体ETF(513310)换手率居首,达313%。基准国债ETF(511100)、中证A50ETF招商(512250)、港股汽车ETF(159210)换手率居前。
ETF发行市场方面,多只“高弹性”ETF来了
下周一开始募集的有恒生生物科技ETF易方达(159105)、上证580ETF易方达(530100),分别紧密跟踪恒生生物科技指数、上证580指数。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
选取50家在香港上市的生物科技企业作为成分股,聚焦创新药、CXO(医药外包)、医疗器械等核心领域,旨在反映港股生物科技公司的整体表现,具有高研发投入和强创新属性的特点。该指数生物技术行业权重占比超50%,前十大成分股集中度较高,能有效捕捉生物科技产业的投资机会,被誉为生物医药版的“恒生科技指数”。
上证580指数
从沪市选取580只市值较小、流动性较好的证券作为样本,全面反映沪市小盘股的整体表现
。该指数样本中科创板企业占比约30%,专精特新企业占40%,新兴产业占60%,突出体现了小盘创新属性,是沪市旗舰宽基指数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下周一上市的为创业板软件ETF富国(159107)、港股通创新药ETF南方(159297)、科创板新能源ETF(589960),紧密跟踪创业板软件指数、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证科创板新能源主题指数。
创业板软件ETF富国(159107)覆盖AI软件、金融科技等细分领域龙头,凭借创业板20%的涨跌幅机制展现出高弹性,适合能承受较高波动、看好AI及金融科技前景的成长型投资者;
港股通创新药ETF南方(159297)聚焦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创新药研发企业,行业受政策支持且出海前景广阔,适合看好生物科技长期趋势、能承受行业周期波动的长期价值型投资者;
科创板新能源ETF(589960)投资于科创板中的光伏、储能、新能源车等硬科技企业,政策驱动性强且长期空间大,适合青睐国家战略支持产业、关注技术迭代与全球碳中和趋势的长期配置型投资者。
这三只产品均聚焦高景气赛道,但风险收益特征各异,投资者可根据自身偏好选择单一布局或组合配置以分散风险。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