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础粮”到“黄金链”
中裕赋予小麦价值无限可能
“目前,阿拉伯木聚糖产品还处在中试阶段,我们的研究方向有五个:工艺优化、结构鉴定、性质测定、功能评价和产业化研究。一旦实现量产,我们就能让一吨小麦的产值翻好几番。”
近日,在滨州中裕农业科学研究院,一说起自己研究了十多年的小麦,院长刘通通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滨州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在这处位于北纬37°的谷物种植黄金地带,一粒小麦的“生命旅程”被赋予了无限可能。从田间育种到餐桌美食,从传统加工到高附加值产品,从单一产业到绿色循环经济——滨州中裕农业科学研究院所属的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裕食品”),用20多年时间深耕主业、创新求变的实践,书写了一个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范本。
在中裕食品的车间里,把小麦加工成面粉只是全部生产流程的第一步,后续经过不同工艺的处理,麸皮等副产物将产出附加值更高的膳食纤维粉、蛋白肽等产品。在这里,一粒小麦能产出600种不同的产品。
从一吨小麦加工成价值3700元的传统产品,到通过深加工得到价值9000多元的系列产品,中裕食品把追求小麦“全价值”产业链作为企业的最高追求。如今,在这条价值链攀登之路上,中裕食品即将征服又一座“高峰”。
阿拉伯木聚糖本质上是一种膳食纤维,可有效提高免疫系统活性,属于小麦加工中的高价值功能活性因子,此前国内产业界并无相关技术,但国外已经有成熟产品进入终端市场。2024年8月,中裕食品创新工艺从酒糟中成功提取阿拉伯木聚糖,纯度较国外同类产品大幅提升,获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成为全国唯一掌握该技术的企业。
“阿拉伯木聚糖相关制品在日本的售价大约3万元一公斤,按照1吨小麦提取2.5公斤阿拉伯木聚糖算的话,一吨小麦的产值将提高到7万元以上。”刘通通说。
从“基础粮”到“黄金链”,一粒小麦的价值被无限放大。中裕食品不但在小麦价值链的追求上屡创新高,更在以小麦为核心的产业聚合中创造了可复制的循环经济模式。
“一吨小麦可以产生400公斤的酒糟,这些酒糟以前都作为废弃物进行处理。后来我们利用酒糟配置液态蛋白饲料进行生猪养殖,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中裕食品酒精车间主任孟凡庭说。
利用这一技术,中裕食品逐渐发展起了年出栏150万头的生猪养殖产业;养殖粪污通过厌氧发酵生成沼气,再利用沼气热电联产技术,通过沼气提纯,年产天然气3500万立方米;沼渣沼液再加工成有机肥,反哺小麦种植基地。这一“从土地到土地”的循环体系,每年可减少碳排放9.2万吨,使企业增收6700万元。
(大众新闻记者 韩凯 通讯员 张永滨 张现科)
■记者手记
科技创新拓展小麦价值维度
自古以来,麦子就与人类的生活紧紧相连。如今,在中裕食品的智能化车间,小麦化作600多种产品,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全链价值提升。
“把每一粒小麦吃干榨净”的背后,是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从传统面粉到小麦蛋白、膳食纤维,甚至生物材料,中裕食品用科技让小麦的价值维度呈几何级增长。这种极致利用不仅减少了浪费、提升了效益,更构建了一条资源循环的绿色链条,回应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
科技创新的支撑,让传统产业焕发全新动能。中裕依托自主研发和产学研协同,将生物技术、智能制造等融入生产各环节,使小麦的淀粉、蛋白质、胚芽等营养组分得以精准分离和高效转化。
粮食安全不仅是产量安全,更是技术安全与产业安全。只有将创新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筑牢大国粮仓,端稳中国饭碗。在全球粮食供需形势复杂多变的今天,这种“吃干榨净”的创新能力,无疑为国家粮食安全增添了重要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