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在潮州市潮安区古巷镇,“粤东16号”盾构机在GX17号井完成接收,宣告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全线盾构区间贯通的同时,也标志着工程全线隧洞实现贯通。
工程建设现场。
单月最高掘进超500米
实现毫米级沉降控制
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盾构隧洞全长25.533千米,共划分为15个盾构区间。2023年8月26日,首批3台盾构机“粤东5号”“粤东8号”“粤东12号”分别从GX7号井、GX9号井、GX14号井始发,开启工程盾构掘进施工篇章。
随后,各盾构区间盾构机陆续始发。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安全穿越榕江、枫江、铁路、高速、国道、厂房等。其中,“粤东10号”盾构机单个自然月最高掘进里程超过500米,创下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单个自然月盾构掘进最高纪录;“粤东4号”等盾构机在地下掘进过程中,尽最大可能把对地面影响降到最小,实现了毫米级沉降控制;2024年4月2日,“粤东9号”盾构机率先完成掘进,GX10至GX11盾构区间成为工程率先贯通的盾构区间。
攻克世界级技术难题
全力保障通水工期
工程盾构施工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着艰辛与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GX2至GX3、GX4至GX5区间遭遇“孤石群”。
“如果把盾构机比作一个巨大的‘钢铁蚯蚓’,那么‘孤石’就是这个‘钢铁蚯蚓’挖隧道时,突然啃到的一块硬邦邦的‘钢珠’。这种意外情况可能造成‘钢铁蚯蚓’的‘牙齿’崩裂损坏、盾构机卡壳,甚至地面塌陷,是世界性技术难题。”粤东供水相关负责人介绍,原本用于GX2至GX3盾构区间掘进的“粤东2号”泥水平衡盾构机,在掘进到420米时遇到“孤石群”。粤东供水组织参建单位和业界知名专家共同研究后,创造性地在地下埋深约24米的狭小空间内为“粤东2号”安装上螺旋机,将其改造为泥水、土压双模式盾构机。
与此同时,为保障工程早日通水,粤东供水决定新增“粤东16号”盾构机,从GX3号井始发,与“粤东2号”盾构机共同开挖GX2至GX3盾构区间。新增开挖GX17号工作井,作为两台盾构机的接收吊出工作井。
在GX4至GX5区间,粤东供水最终采用盾构法与矿山法组合施工的方案。7月25日,“粤东3号”盾构机抵达GX4至GX5区间盾构与矿山法施工交接处,GX4至GX5区间完成贯通。
在GX2至GX3区间,7月26日,“粤东2号”盾构机到达GX17号工作井,完成GX2至GX17区间掘进任务;随着“粤东16号”盾构机完成GX3至GX17区间的掘进,全线盾构区间实现贯通,宣告工程建设者们在与“孤石群”的对决中最终胜出。
“粤东16号”盾构机。
完成全部隧洞开挖
全力冲刺工程通水
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自韩江鹿湖隧洞引水工程末端的潮安古巷西山溪接收井取水,建设主干输水管道,输水至榕江关埠取水口,再利用榕江关埠引水工程,并通过潮阳分干线、普宁和潮南分干线,分别输水至潮阳河溪水库、普宁汤坑水库和潮南秋风水库。
工程概算总投资101.19亿元,由粤海集团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是广东省委、省政府从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谋划建设的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广东省“五纵五横”水资源配置骨干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解决粤东地区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在72千米的工程线路上,盾构隧洞、TBM隧洞、钻爆主洞总计约34千米。2024年5月27日,工程全线唯一TBM隧洞实现贯通;2024年11月19日,工程钻爆隧洞安全贯通;9月12日,随着全线盾构区间的贯通,工程隧洞开挖任务也全部完成。
全线隧洞贯通后,建设者们正全力推进隧洞衬砌、顶管、埋管等施工及下架山泵站建设。工程建成后,可将韩江水资源调配至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揭阳普宁市和潮州市潮安区等地区。工程多年平均取水量3.11亿立方米,服务人口850万,将切实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提升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
南方+记者 李赫
通讯员 陈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