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夏季攻势”成笑话?乌军多线反击得手
乌克兰卫国战争迈入第1287天,战场天平正悄然倾斜。
一边是俄军“夏季攻势”颗粒无收,还遭自家名将痛斥“耻辱”;另一边是乌军多点发力,从正面战场到敌后渗透全面开花,打出一串漂亮的反击“成绩单”。
前线捷报连传!乌军精锐团横扫多地据点在北线苏梅边境,被称为“尖刀部队”的乌军225突击团,终于啃下了尤纳吉夫卡定居点这块“硬骨头”。
要知道,这个大定居点此前是双方反复拉锯的“绞肉场”,如今被225突击团彻底清理干净,北线战线首次迎来稳定局面。
而这支突击团可不是普通部队——5000人的编制,比乌军常规旅级战斗群人数还多,装备更是顶配,战斗力可见一斑。库皮扬斯克西面的战场同样传来好消息,乌军一举收复莫斯科夫卡、索伯利夫卡两个定居点,将俄军的控制范围再次压缩。
更亮眼的是托列斯克方向,乌军第28旅上演“精准打击”:先是在卡捷琳诺夫卡突出部歼灭一支俄军摩托突击队,紧接着通过反炮兵作战,直接摧毁8门俄军2S19自行加榴炮,让敌方的火力支援“哑火”。最具战略意义的胜利,来自波克罗夫斯克战场。
乌军先收复东北12公里处的新科诺米奇涅村,刚站稳脚跟就打退了俄军装甲突击队的反扑;随后,兵力达5300人的乌军425“斯卡拉”突击团(比225突击团规模还大)。
成功拿下新经济村——这个位于T0504公路干线(连接波克罗夫斯克与科斯蒂安尼夫卡)的村子,是妥妥的交通“咽喉”,拿下它,等于掐住了该区域的物资运输命脉。俄军内忧外患:自相残杀+后勤瘫痪,乱象丛生乌军的反击,不止在正面战场。在俄占赫尔松左岸,乌克兰空军的米格29战机带着GBU精确制导炸弹“精准点名”,目标直指俄军无人机操作员宿舍楼。
一声巨响后,整栋楼被夷为平地,楼内的俄军无人机飞手全部被埋在废墟下,俄军的无人机作战力量遭重创。比战场失利更致命的,是俄军内部的混乱。8月19日,赫尔松左岸上演了一出荒诞的“友军互殴”:俄军第24摩步团突然向同为俄军的127侦察旅开火,双方打得不可开交。
最终造成21人死亡、17人重伤,肇事者被军方紧急逮捕。乌军分析,这背后是俄军部队“来源混杂”
不同战场调来的士兵互不信任,加上长期战场压力导致精神紧绷,连说俄语的友军都可能被当成渗透的乌军,稍有风吹草动就开火。更让俄军头疼的是后勤线被“釜底抽薪”。乌克兰“萨满”特种部队上演了一场教科书级的敌后渗透。
他们伪装潜入距乌边境500公里的俄罗斯特维尔铁路枢纽,在凌晨5点引爆油罐车下的炸药,瞬间让整个车站陷入火海,关键设施全毁。
要知道,特维尔车站是俄军的“后勤心脏”,莫斯科军区、列宁格勒军区向前线送燃料、弹药、兵员,都得从这里过。如今枢纽瘫痪,前线俄军的补给链直接被打断。俄“战神”公开diss,国际支援给乌军添底气俄军的糟糕表现,连自家“战神”都看不下去了。被称为俄军“三大战神”之一的吉尔金,在电报频道怒批“夏季攻势”:“这就是耻辱!
整个夏天,我们连前线的一个小口子都没撕开;花16个月才拿下恰西夫亚尔,可乌克兰早就敢让年轻人出国旅行了。
要是他们真到了崩溃边缘,哪会这么淡定?早就开始征召16岁孩子当兵了!”这番话,直接戳破了俄军“攻势顺利”的谎言。而乌军这边,国际支援源源不断。德国刚交付的484支HLR338精确步枪,已经装备给了两支乌军特种部队。
这款由黑内尔公司生产的狙击枪,有效射程能达到1500米,弹容量11发(10+1),单支全套设备价值1.7万欧元,堪称“远程精准打击利器”。
更受关注的是即将到来的巴黎会晤。9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与泽连斯基会面,讨论对乌安全保障,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欧洲领导人也会到场。
不过有个小插曲:德国宣布停火后不会派兵参与国际维和部队,原因是联合执政的基督教社民党坚决反对,但德国承诺会继续提供钱和武器。
而美国除了空中支援和情报支持,计划派私人军事承包公司参与维和,外界猜测大概率是“黑水”安保公司——这支由美国退役特种兵组成的队伍,打过多场战争,战斗力不容小觑。
一边是俄军内忧外患、士气低落,一边是乌军多点告捷、外援不断,俄乌冲突的走向,正随着这一系列变化悄然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