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比4的悬殊票数,把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印度、巴西这些国家大规模加征关税的事儿,直接判成了“违法”,还明明白白说——美国总统没权力拿《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当借口,绕过国会随便征税。
这消息一出来,国际上都炸开了锅,美国自己吹的“贸易战指挥棒”,总算被自家法院给打断了。特朗普之前再怎么喊“美国优先”,这回也没辙了,只能认栽,不得不承认,这关税大棒算是白挥了。
咱们再把镜头转到白宫这边。特朗普还在一个劲儿地渲染恐慌,说什么“关税政策要是被推翻,美国就得陷入灾难”。之前见波兰总统的时候,他忍不住说了句心里话——美国输不起。这句“输不起”,说白了就是对自己那点权力,还有美国霸权的无力吐槽,更是对眼下局势的没办法的妥协。
你看特朗普团队那一套操作,从在社交媒体上骂法院,到高调说要上诉到最高法院,再到放狠话“要是我们输了官司,美国可能得解除和欧盟、日本、韩国这些主要贸易伙伴签好的所有贸易协议”,这套戏码早就不是第一次演了。只不过,跟以前不一样,这次美国政府的底气好像是真被抽空了,没那么硬气了。
其实法院这么判,也不算出人意料。你仔细看看那份裁决书,法官们给出的理由特别清楚——《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是允许总统在应对“异常且重大的海外威胁”时用点经济手段,但里头压根没写能征收关税啊。
在美国宪法体系里,管钱的权力是国会的,就算你是总统,也得守规矩,不能想干啥就干啥。特朗普政府想把IEEPA当成“万能钥匙”,哪儿都想用,结果反倒被法院狠狠“打脸”了。
更要命的是,这场关税大战打下来,不仅没让美国变厉害,反而让国内的政治分裂越来越严重,连盟友圈子也被搅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以前美国搞贸易的时候“说一不二”的霸主样子,在司法独立面前,一下子就变得特别狼狈。
那关税政策被判非法,到底意味着啥呢?首先,特朗普之前最喜欢吹的“对等关税”,还有所谓的“芬太尼关税”这些,全都得作废。法院的判决写得很明白,特朗普政府必须在10月14号之前,决定要不要彻底撤回相关的关税措施。
更离谱的是,之前已经收上去的关税,说不定还得退给企业和相关国家,这对美国财政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啊。财政部部长在内部会议上说得特别直白,要是这次真得全额退税,美国国库很可能直接就“扛不住”,要出大问题了。特朗普嘴上再怎么硬气,可现实的账本却一点都不给他面子,该咋样就咋样。
当然了,外界最关心的还是中国这边。过去这几年,中美在关税这事上一直拉扯,谁都没真正让步。但这次中国走了一步“稳棋”,用了个“拖”字诀,先稳住阵脚,不着急跟美国签协议,也不跟着美国的节奏瞎折腾。美国为了施压,啥招都用了,从搞对等关税,到威胁断供高科技产品,甚至还拿芬太尼问题当借口。
可中国就是不吃他这一套,稳如泰山。现在倒好,法院一纸裁定下来,直接把美国的关税武器给“缴械”了,中国之前的被动防守,最后反倒变成了战略上的主动。有人说中国这是又赌赢了,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在大国之间的较量里,展现出了超强的耐力和战略定力,这可不是一般的厉害。
其实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美国国内反对的声音一直特别大。别看共和党在国会里好像挺风光,可底层老百姓和中小企业的苦日子,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2025年8月,美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一下子涨了4.2%,这里头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进口成本被转嫁到了老百姓身上,大家都怨声载道,有苦说不出。
像钢铁、铝业这些所谓的“受益产业”,其实也只是拿到了短期补贴,长期来看,产业链失衡、国际市场份额丢了,这些“副作用”才更要命。不管是民主党的州长、共和党内的温和派,还是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协会,都在明里暗里反对特朗普这种激进的关税政策。所以说,法院这次的判决,也算是“民意的回响”,更是美国法治体系一次自我纠错,把跑偏的方向给拉了回来。
不过有意思的是,特朗普也没彻底认输。他的团队还在那儿琢磨备选方案呢,比如想启用《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第338条,或者接着打“国家安全”这张牌,用《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对某些特定产品加征关税。
可这些办法要么得要国会授权,要么特别容易被WTO(世界贸易组织)定性成违规操作,不管是威力还是效率,都远不如之前的IEEPA那么“万能”,想咋用就咋用。特朗普之所以这么“翻箱倒柜”找办法,其实也说明他对失去关税这个武器,心里特别不安,没底儿了。
更有意思的是,最高法院虽然保守派大法官占多数,但这几年碰到涉及行政权力扩张的案子,保守派法官也未必能一条心,特朗普最后能不能翻盘,还真不好说,只能走着瞧。
其实美国内部闹“内讧”,早就有苗头了。民主党的媒体就没停过批评特朗普的政策。表面上看,好像只有加州州长这些少数政客公开骂关税政策,可实际上,民主党在背后没少“补刀”,一直在推动各种相关诉讼。
拜登当总统的时候,最高法院确立的“重大问题原则”,本来就直接限制了行政机构随便扩权。结果特朗普还一门心思往前冲,不考虑这些,最后被司法系统“迎头痛击”,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儿。这场景,有点像看美剧《纸牌屋》似的,只不过这次的主角不是总统,换成法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