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初,随着淮海战役的胜利号角响彻云霄,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掀开了崭新的篇章。在这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根据中央军委的统一战略部署,威名远扬的华东野战军正式更名为第三野战军。这支英雄部队原本下辖的十二个步兵纵队,按照新的编制序列,被整编为十二个军,番号依次为第20军至第31军。然而,细心的历史研究者会发现,第三野战军成立之初实际拥有十五个军,这多出来的三个军究竟从何而来?其中又蕴含着怎样动人的革命故事?
让我们揭开这段尘封的记忆。原来,在第三野战军的战斗序列中,除了由原华东野战军十二个步兵纵队改编而成的十二个军外,还有三个特殊的军级单位:第三十三军、第三十四军和第三十五军。这三个军的组建过程,都凝聚着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智慧,见证了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
首先让我们聚焦第三十三军。这支部队是由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和在淮海战役中光荣起义的国民党军第59军合编而成。在张克侠将军的率领下,这支约两万人的精锐之师被编入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第三十三军将士们奋勇当先,先后参加了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等重大战役,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随着国防建设的需要,1950年11月,第三十三军番号撤销,部队改编为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张克侠将军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担任林业部副部长、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等重要职务,继续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将军于1984年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4岁。
其次是第三十四军的故事。这支部队的组建同样充满传奇色彩,它是由华东军区所属部队和淮海战役中起义的何基沣将军率领的第77军合编而成。这支近两万人的部队被编入第三野战军第八兵团,在何基沣将军的指挥下,他们不仅参加了渡江战役,还担负起解放南京后的警备重任。1950年11月,第三十四军番号撤销,改编为华东军区公安部队。何基沣将军后来转任水利部副部长、农业部副部长等职,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继续发光发热,直至1980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最后要讲述的是第三十五军的传奇。这支部队由鲁中南纵队和济南战役中起义的吴化文将军率领的整编第96军一部合编而成,总兵力超过两万人,隶属于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在渡江战役中,第三十五军将士们率先攻入南京城,随后又担负起杭州的警备任务。1950年1月,第三十五军番号撤销,部队整体转隶华东军区海军。吴化文将军后来担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62年在杭州病逝,享年58岁。
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不仅记载了第三野战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更展现了革命先辈们为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精神。虽然岁月流逝,许多英雄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