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宇树H1人形机器人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以6分34秒的成绩在1500米赛场夺冠时,宇树科技也在资本市场上开启了另一场奔跑——IPO上市。
9月2日,宇树科技发布声明,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其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准备工作,预计将在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向证券交易所提交申请文件。
图片来源:宇树科技官网
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将公司上市比作“高考”,称“是企业迈向更成熟的管理、更成熟的运营一个阶段性的事情”。
伴随这份声明的,还有宇树科技首次对外披露的产品收入结构。以2024年为例,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组件产品的销售额分别约占65%、30%和5%。其中,约80%的四足机器人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剩余20%用于工业领域,如检测和消防;人形机器人则完全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
宇树科技官方声明 图片来源:宇树科技官网
宇树科技业务声明
宇树科技一直是一家民用机器人公司。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其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准备工作。根据IPO计划,预计将在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向证券交易所提交申请文件,此时公司相关运营数据将正式披露。以下是我们对公司产品收入结构的一个简要介绍。以2024年为例(具体数据将以后续IPO申请文件中披露的信息为准):
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组件产品的销售分别占约 65%、30%和5%。
其中,约80%的四足机器人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而剩余20%用于工业领域,如检测和消防。
人形机器人完全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
自成立以来,宇树科技一直致力于将高性能通用机器人应用于民用领域的不同行业,并通过公司在官方网站、产品手册、合作伙伴协议以及各种其他文件中明确了相关声明和限制。特此提醒所有相关方,需谨慎识别,不要将其他公司机器人产品或第三方修改设备视为宇树产品。
我们希望宇树机器人能为全世界人民带来更安全、更愉悦的生活。
值得关注的是,宇树科技在普遍“烧钱”的机器人行业中表现出了极强的自我造血能力。王兴兴在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曾透露,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已突破10亿元,且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实现盈利。
宇树科技的快速发展的背后,有地方政策与产业生态的有力支撑。2025年2月,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楼建忠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杭州经济政策市级财政资金将从去年的490亿元增加到502亿元。“特别是其中15.72%的产业资金,用于集中投向新质生产力,加大对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的支持,希望培育更多类似于DeepSeek、宇树科技这样的创新企业。”
7月29日召开的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杭州市提出将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高地作为首要任务。三天后的8月1日,杭州具身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启动,王兴兴获颁首席科学家聘书。该基地将依托杭州具身智能中试基地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能力供给中心、模型训练中心、场景验证中心、测试认证中心,形成“算力+数据+模型+场景应用”新质生产力,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具身智能全体系全链条高地。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图片来源:东方IC
从“春晚出圈”的“扭秧歌机器人”公司,到“杭州六小龙”之一的科技新锐,再到如今冲刺IPO的机器人行业先锋,宇树科技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样本,也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从技术探索走向商业化落地的重要标志。其上市进程,也因此被赋予了超出企业本身的意义——它正在回答:中国的机器人公司,能否真正靠市场活下去,并赢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