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黎枳银】9月1日,韩国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对美出口录得自2020年5月疫情冲击以来的最大跌幅,钢铁、二次电池等主力行业全面受压,凸显美国政府高关税政策的冲击效应正逐步显现。同时,韩国最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也显示,制造业活动连续7个月萎缩。韩媒指出,虽然韩美两国已于7月30日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将韩国“对等关税”从25%下调至15%,但有人担忧由此带来的冲击才刚刚开始。 而韩美围绕3500亿美元投资承诺的分歧也给未来经贸关系蒙上阴影。
15项对美出口主力品类中,11项出现下滑
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下简称“产业部”)9月1日发布的《8月进出口动向》报告,韩国8月出口额为584亿美元,同比增长1.3%,连续3个月保持增长。
而在主要市场中,韩国对美出口因汽车、通用机械、钢铁等主力产品出口承压,同比下降12.0%至87.4亿美元。此前,韩美两国在7月底达成贸易协议,决定将关税从25%降至15%。该协议原定于8月7日生效,但截至目前美国尚未下达正式行政命令,韩国产汽车仍面临25%的高关税。
数据显示,在韩国对美15大主力出口品类中,有11项出现下滑。其中钢铁同比骤降32.1%,成为受冲击最严重的领域;普通机械下降12.8%;二次电池下降23.7%;适用25%关税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出口分别下滑3.5%和14.4%。
韩国《中央日报》称,今年 6 月(-0.7%)和 7 月(1.5%)韩国对美出口虽受关税影响仍表现相对稳健。而8月份是韩国两年来首次对美月度出口额跌破90亿美元。韩国产业部贸易政策官徐嘉岚分析称,此前达成的关税协议与韩美首脑会谈未能立即缓解贸易压力,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影响正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显现。报道进一步称,若美方继续拖延达成的关税协议,韩国企业遭受的损失恐将持续扩大。
据韩国银行(央行)预测,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不确定性将导致韩国GDP增长率今年下降约 0.13 个百分点、明年下降约 0.16 个百分点。上月 29 日,韩央行将韩国今年GDP增长率预估为 0.9%。报告认为,这种不确定性不仅压制出口动能,也抑制经济主体信心,从而对韩国经济整体产生传导效应。
半导体出口环境也面临恶化
另一方面,未被美国列入加征关税清单的对美半导体出口,因数据中心等 AI 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增长,上月出口额达8.1亿美元,同比激增 56.8%。不过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美国加征半导体关税前企业提前备货带来的暂时性需求。即便美国未来给予韩国最惠国待遇,半导体关税税率预计至少达 15%,出口环境恶化在所难免。
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院长张相植指出:“半导体的景气阶段短期内会持续,但如果美国开始征收品目关税,目前的出口上升势头很可能会有所放缓。”
在关税不确定性和全球贸易风险持续加重之际,韩国制造业的景气状况也同步恶化。数据显示,韩国8月制造业PMI为48.3,连续7个月低于荣枯线50,显示制造业总体处于收缩区间。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第一次官文慎鹤在接受韩联社TV采访时直言,未来出口条件不容乐观。关税冲击、保护主义扩散以及全球供应过剩,都可能恶化韩国出口环境。有韩国外交消息人士警告,仅汽车关税已构成强压,若再覆盖半导体和医药品,打击力度将增加3倍。
3500亿美元对美投资承诺陷入胶着
同时,韩美围绕3500亿美元投资承诺的分歧令双边经贸关系雪上加霜。据悉,美方表示需看到韩国为降低关税承诺的3500亿美元投资具体实施方案后,才会考虑履行承诺下调汽车关税。
《韩民族日报》报道称,韩国政府计划将其中1500亿美元投向造船业,其余2000亿美元用于半导体、核电、电池、生物和核心矿物等战略产业,并强调直接投资不足5%,大部分为担保额度。但特朗普政府坚持要求韩国提供“可自由支配的资金”,相当于让韩国开可任意填写的“空白支票”(由美方决定用途),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中央日报》称,这一分歧也是韩美首脑会谈未能发表成果文件的原因之一。美方要求在3500亿美元投资中大幅提高直接投资比重,明确3500亿美元投资的执行方式,并表示如果不接受这一条件,就不会把汽车关税等内容写入文件,结果双方未能达成共同声明。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接受美国CNBC电视台采访时甚至扬言,韩国和日本的资金将共同构成9000亿美元的“国家经济安保基金”,用于美国基础设施建设。此番言论引发韩国舆论反弹,政府人士直言“谈判中从未出现过这种概念”,认为美国单方面公开投资方案是施压手段。
韩汽车业人士称,汽车业与众多零部件供应商相互关联,即便亏损也无法立即停止生产和出口,若最终协议迟迟无法落地,韩国汽车“卖得越多,亏损越多”的困境将难以缓解。徐嘉岚表示:“若关税下调时间推迟,最终只能通过提高出口产品价格来应对,可能进一步引发需求萎缩等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