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外资巨头在ETF上动作频频。其中,巴克莱银行和瑞银集团持有ETF的数量相较于去年年底均显著提升,二者均持有多只港股和A股相关产品。多家机构表示,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以及企业盈利逐步回暖等利好因素带动下,全球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信心正在大幅提升,未来海外资金仍有加仓A股的充足空间。
多家外资现身ETF前十大持有人
Wind根据公募基金中报数据梳理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巴克莱银行持有200只ETF,相较于2024年末持有的135只数量大幅提升。
具体来看,巴克莱银行持有市值最高的三只ETF是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ETF和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持有市值分别为11.9亿元、11.5亿元和7.9亿元。
除了持有港股、美股相关ETF,巴克莱银行还持有博时中证2000ETF、华夏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华安中证银行ETF、华宝中证科创创业50ETF、嘉实中证A50ETF等多只A股相关ETF。数据显示,巴克莱银行在今年上半年新进成为南方中证500信息技术ETF、国泰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华安中证银行ETF等产品的前十大持有人之一。
瑞银集团是持有ETF数量排名第二的外资机构。Wind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瑞银集团持有141只ETF,数量相较于2024年年末的57只大幅提升。具体来看,瑞银集团持有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的市值为10.57亿元,在其所持有的ETF中排名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瑞银集团为今年上半年新进成为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前十大持有人之一。
瑞银集团还持有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华夏恒生科技ETF、华夏恒生ETF等多只A股、港股相关ETF。其中,瑞银集团在今年上半年对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增持了1.34亿份。
此外,法国巴黎银行持有嘉实中证软件服务ETF、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等6只ETF。
海外资金加大中国资产配置
种种迹象显示,当前海外资金对中国资产的兴趣显著提升。
安联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郑宇尘表示,随着中国市场逐渐被视为独立资产类别,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结构性机遇日益清晰,国际投资者正在重新审视中国资产。他表示,外资在配置中国资产时非常看重长期因素,其核心关注点在于“可预见性”,即确信中国的整个体系具备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稳固地位。目前,这一判断正变得越来越明确。
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表示,今年以来,投资者整体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持续增强。在全球分散配置资产的大趋势下,海外投资者对非美元资产,特别是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正在逐步提升。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坦言,过去两周,其与公募、私募、险资、海外对冲基金、长线基金和主权基金等几十位投资者进行了交流,总体而言,机构投资者们对近期A股市场反弹的兴趣度显著提升。他表示,海外资金在2025年上半年整体呈现净流入A股的态势。截至2025年6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达到3.07万亿元。据估算,北向资金在2025年的前两个季度中均选择增持A股。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海外投资者有加仓A股的充足空间。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复苏,中国企业的创新火花帮助企业基本面兑现盈利增长,叠加‘反内卷’的落地,全球投资者可能重拾对A股市场的信心并回归。”孟磊称。
作者:王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