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大棒挥了半年,结果美国电动车零售价暴涨23%,沃尔玛高管连夜飞往浙江催货:“关税我们承担,赶紧发货!”
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本质是,想要通过关税和海外制造业国家,尤其是中国签订“广场协议”,意图想要通过逼迫人民币升值的方式,重创中国制造业,复制当年日本的模版。
但是很显然失败了,现在的美国正在遭受,金融战和关税战失败的双重反噬。
欧美逼人民币升值的金融战,为何成了打向自己心脏的回旋镖?
货币战阳谋:弱美元+强人民币,特朗普的“双簧计”
8月,美国财长贝森特突然抛出“九月降息50基点”的提议,同时施压日本加息。
让日本的便宜资金回流本土,抽干美国市场流动性,倒逼美联储放水,最终制造弱美元环境。这样就可以增加美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竞争的优势。
而弱美元只是序幕,真正的重头戏是逼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走强会直接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毕竟中国半导体出口额已达1600亿美元,成熟制程芯片卷趴全球同行,欧美车企和芯片商哭诉“利润被榨干”。
人民币资产升值还能诱使热钱涌入中国炒楼炒股,帮美元修复“潮汐功能”——毕竟去年美联储降息后,中国若增持美债,本可让美元收割循环转起来,但特朗普的贸易战打乱了节奏。
问题在于,中国不是1985年的日本。
当年日本签《广场协议》是因为安全受制于美国,而中国手握全球31%的制造业增加值、自主军工体系和3.2万亿外汇储备,“绝无可能为顺差出卖金融主权”。
金融“珍珠港”:抛美债、涨关税,搬石头的脚已鲜血淋漓
特朗普的关税战刚出手就遭反杀。按他设想:加征125%关税→美股下跌→资金避险买美债→压降收益率→美联储顺势降息。
没想到有人集中性的抛售美债,引发史诗级踩踏,2025年4月,30年期美债收益率单日暴涨5%,创1981年来最高纪录。
美国借新债成本飙升,财政部急得跳脚,特朗普火速在关税战上对中国服软
除此之外美国零售商率先“起义”。沃尔玛、塔吉特在5月突然通知中国供应商:“关税我们扛,货不能停!”
三个月前这些巨头还逼他降价10%。背后是美国通胀压垮消费:核心PCE物价指数飙至2.8%,中国却借人民币升值稀释12%关税成本,特斯拉上海工厂对美出口逆势增长18%。
美国要求欧盟撤出对华投资换取关税豁免,德国大众当场暴怒,其38%销量依赖中国市场,欧洲的制造业和中国市场密不可分。
产业链真相:36万亿债务压顶,霸权黄昏下的病急乱投医
当特朗普团队偷偷酝酿“债务货币化”时,美联储为了维护独立性和美元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拒绝降息。
36万亿美元国债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年利息1.1万亿已超过军费,评级机构惠誉警告“美元信用溢价消失”。
而中国的反击却带着技术革命的,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占比升至7.5%,在107国日均结算8000亿元,绕开SWIFT直切美元命脉;
RCEP区域链成去美元化堡垒,东盟35%贸易用本币结算,沙特阿美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遭疯抢。
佛罗里达海湖庄园里,特朗普看着中国海关刚公布的7月出口数据沉默不语,当砸向别人的石头,最终砸穿自己的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