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基斯坦空军的发展似乎总是与美国的F-16战机密不可分。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这款锐利的战斗机便在巴基斯坦的空军力量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1983年1月,第一架F-16A/B型战斗机在萨戈达空军基地成功降落。当时,巴基斯坦正忙于应对来自阿富汗的安全威胁,而这批通过“和平之门”项目从美国购得的飞机,令人倍感振奋,共有40架,其中包含A型和B型机型。飞行员们很快发现这款战斗机极具机动性,能够挂载多种类型的导弹,成为了他们在战斗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从1986年到1990年,巴基斯坦空军凭借F-16战斗机取得了显著的战果,成功击落了十架阿富汗和苏联的飞机,包括直升机和运输机等。在那个特殊的时期,F-16不仅成为了巴基斯坦空军的“心头肉”,也使得飞行员们在飞行时倍感有底气,仿佛有了一个可靠的支持者。然而,这段幸福时光并不是没有烦恼的。毕竟,F-16是美国制造的,配备了不少限制性条款。
在美国出售战斗机时,双方签署的协议规定这些战机仅能用于反恐和反叛乱活动,禁止用于对抗印度等邻国的常规战争。虽然巴基斯坦空军拥有70多架F-16,分成多个中队,每次实施任务都需要谨慎考虑美国的态度。与此同时,来自美国的技术安全团队驻扎在巴基斯坦,专门监控这些战斗机的使用情况,硬件维护和备件更是始终掌握在美国手中。这种状况就像借用邻居的工具,还需时刻向人家汇报使用情况般,让人感到无奈。
1990年,由于巴基斯坦核计划的问题,美国对其实施了制裁,导致一批F-16战斗机被扣留,长达数年之久才得以解禁。到了2006年,通过“和平驱动”计划,巴基斯坦再度引入了一些C/D型F-16,这些更新型号具备了更好的性能,但限制政策依旧未变。尽管这些年来F-16战斗机为巴基斯坦空军立下了赫赫战功,但这种被捆绑的感觉始终让人感到憋屈。
进入2019年,印巴之间的冲突再次显露了F-16战机在复杂局势中的尴尬处境。印度声称巴基斯坦使用F-16对其领土执行了越境打击,并声称击落了一架巴基斯坦的飞机。尽管巴基斯坦方面否认了这次损失,但也承认了使用了F-16。随即,美国对此表示强烈关注,称这是对终端用户协议的违反,因为该协议明确规定F-16的使用仅限于反恐目的,而不应在邻国之间的武力冲突中使用。巴基斯坦空军在这样的情况下处于被动,在战后飞行员们面临着维护和升级的阻力。
美国此时正联合印度以遏制中国,巴基斯坦似乎夹在中间,始终无法找到坚定的支持。面对这种局面,巴基斯坦空军开始思考,是否应该将目光从F-16转向其他选择。于是,中国制造的战机逐渐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到了2022年,巴基斯坦正式确认购买了歼-10CE,这款飞机被认为是F-16的有力竞争对手。歼-10CE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快速扫描及远程探测能力,其搭载的霹雳-15E导弹拥有双脉冲发动机,可以在飞行中实现二次加速,其强大的抗干扰制导系统更是在超视距作战中独树一帜。
相比之下,F-16战斗机的AN/APG-68雷达和AIM-120导弹在超视距作战中显得相形见绌。初期,有人认为歼-10CE主要是用来配合F-16的,但实际上,随着歼-10CE的引进,巴基斯坦空军的作战灵活性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不再受限于美国的各种条规。此外,JF-17雷电战斗机早已成为巴基斯坦空军的主力机型,总数超过160架,依靠中国技术自给自足的生产线大大降低了政治成本。
这几年来,在中国技术的帮助下,巴基斯坦航空工业稳步发展,歼-10CE和JF-17更是形成了高低搭配的战斗取向。相较于F-16的高维护成本与零部件供应问题,巴基斯坦逐渐意识到F-16在现代作战中的局限性。真正打破F-16情结的是2025年5月的印巴冲突。那场从5月7日开始的空战中,印度率先发动攻击,向巴基斯坦的多个目标发射导弹和派遣战机。经过四天的激烈战斗,巴基斯坦空军主要依靠歼-10CE和JF-17作战,而F-16几乎没能被动用,受到美国限制的局限性显而易见。
歼-10CE在搭配ZDK-03预警机后,组成的作战网络表现优秀,巴基斯坦方面声称成功使用霹雳-15E导弹击落了几架印度飞机,包括印度的拉法叶和苏-30。中国的武器系统在此次冲突中脱颖而出,表现出导弹射程远、隐身能力强等优点,令印度难以应对。相较之下,F-16则显得捉襟见肘,几架上场的战机不得不采取近距离交战的方式,结果并不理想。冲突结束后,巴基斯坦空军损失较少,歼-10CE成为战斗的功臣。
此役后,巴基斯坦空军的方向开始明确。中国战机不仅性能与F-16不相上下,且在可靠性上更胜一筹。逐渐地,F-16被逐出主力行列,部分战机甚至被封存。这一历经40年的情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淡化。总体来看,空军装备的选择不仅关乎于性能,还必须考虑到合作的可靠性。中国所提供给巴基斯坦的,不仅是飞机本身,还有先进的技术转移与无负担的合作模式。以JF-17为例,这一生产线在巴基斯坦运转得相当顺畅,工人们能够自给自足,全面掌控生产过程。
对比F-16的监控与制裁史,中国的合作方式显得更为务实且贴近实际。在经历冲突后,中国的武器出口开始火速增长,各国订单不断增加,尤其是非洲国家的需求日益上升。当然,F-16并未完全退出巴基斯坦空军的舞台,仍保留着几个中队,用于日常训练和巡逻任务。但主力逐步转向中国制造的战机已经成为必然,F-16的荣光或许只能留在历史书中,而在现实战场上,中国战机已成功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