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8月18日报道据中评社8月16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全球“对等关税”,其中对台湾课征关税“20%+N”,严重冲击台湾经济。两度辅选马英九、有“农运诗人”之称的詹澈接受中评社访问时表示,美国关税影响了士农工商,层面之广无法计算,而台湾社会在此之前本就有“疑美论”,现在更可能产生“厌美”,即讨厌美国的氛围出现。
詹澈本名詹朝立,台湾彰化人,屏东农专毕业,常写诗抒发情感,曾获诗奖,也常参与社运,担任过2002年12万农渔民大游行总指挥,2006年百万人民反贪腐红衫军副总指挥,2008年和2012年两度辅选马英九、拟定农业政策白皮书。
詹澈指出,“疑美论”早在关税谈判之前就已存在,而台湾对美关税谈判过程中因为充满黑箱作业,使得各界的怀疑更深。他观察,关税公布后,产业界与经济界虽有强烈不满,但多半不愿公开表态。
詹澈说,目前尚未公布的关税项目中,最可能牵涉到台湾粮食安全、影响范围很大的就是美国稻米零关税进入台湾。
詹澈提到,在关税谈判前,他就曾带领农民到台当局行政管理机构抗争,要求当局正视美国稻米进口问题,赖当局非常清楚农民在此项目的反对态度,农民群体非常庞大,更是过往支持民进党的主力,而目前民进党当局对水稻关税谈判的进度避而不谈,也反映出这一问题的敏感性。
詹澈说,台湾米比美国米贵不少,但其实口感相差不多,因为美国米本身就是用台湾品种改良而来,因此这等于让台湾农民直接面临价格竞争压力,受伤程度极为严重。而云嘉南地区是水稻主要产地,宜兰也是稻米重要生产区,这些地方过去多半支持民进党,如今恐怕会因经济利益受损而逐渐转向。
他强调,现在士农工商对美国的印象都非常不好,不只是疑美,而是“厌美”。无论当局的说辞多么冠冕堂皇,事实是,大家的生活都会因关税而受到影响。
詹澈指出,7月26日的“大罢免”大失败结果,已经显示出民意对民进党当局的不满,除了罢免案外,南部水灾时当局的冷漠态度,也让民众对民进党的能力产生严重质疑。如果美国关税议题处理不当,民怨只会加深,对很多民众而言,民进党的黑箱作业、忽视基层困境与配合美国政策,都是被连在一起看的。
谈到是否该重新思考两岸关系的重要性,詹澈认为,应该回到《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之前那种能透过谈判达成制度化交流的荣景,现在许多农产品因两岸交流受阻而无法销往大陆,农民处境非常惨。赖当局拒绝与大陆往来,等于在逃避问题,而这种逃避并不能解决困境。
他指出,近期网红“馆长”陈之汉的二度访陆行,已经在农民与青年之间产生触动,开始让部分人改变对大陆的观感。这说明,在现有制度过于霸道、民生压力加重的情况下,社会氛围正在松动。
詹澈强调,美国对台湾的经济打击与台当局的应对方式,已经让“疑美”情绪升级为“厌美”,这种情绪并非一时,而是由于利益受损与政策不透明所累积。若民进党当局不调整两岸及对美策略,民心流失将会加快,政治版图恐因此出现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