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财经 严明会 近日,浙江振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石股份”)上交所主板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保荐代表人为苏海灵、唐加威,会计师事务所为中汇,律师事务所为上海锦天城。
招股书显示,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清洁能源领域纤维增强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本次IPO拟募资39.81亿元。
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风电玻纤织物全球市场份额超过35%,位列全球第一,产销规模全球领先。
本次IPO,振石股份的定位从此前的“全球领先的风机叶片用玻璃纤维织物制造商及供应商”,变为“主要从事清洁能源领域纤维增强材料研产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清洁能源功能材料及其他纤维增强材料,下游应用覆盖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电子电气及化工环保等行业。定位变了,但实际上,其大部分收益依然来自向风机叶片行业客户销售玻璃纤维织物。
在风电叶片材料细分领域,振石股份始终保持领先的市场竞争地位,产能规模全球领先,产品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包括明阳智能、远景能源、三一重能、维斯塔斯(Vestas)、西门子歌美飒(Siemens Gamesa)、迪皮埃(TPI)等。
2022年-2024年(简称:报告期),振石股份分别实现52.67亿元、51.24亿元、44.39亿元营业收入,收入规模较大,但呈现连续两年下滑态势。
与此前IPO相比,其来自境外的收入大幅下降,各期分别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25.99%、21.60%、24.77%,转战国内市场策略效果明显。
其主营业务收入中,有85%以上来自清洁能源功能材料的销售,主要应用于风电叶片、光伏组件等清洁能源应用领域。2023年和2024年,全球及国内风电新增装机量持续创历史新高,振石股份清洁能源功能材料实现销售数量逐年稳定上升,但受销售单价下滑影响,总体销售收入存在波动,2024年同比下降14.25%。
收入波动,振石股份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出现背离。2022年和2023年,振石股份在连续两年手握近8亿净利润的情况下,经营现金流出现2.08亿元、4.09亿元缺口;到了2024年,净利润同比减少23.11%,经营现金流反而实现转正,为1.03亿元。
2022年-2024年,振石股份实现净利润7.81亿元、7.93亿元、6.10亿元,其解释称2024年利润下滑主要源于风电拉挤型材市场恶性价格竞争导致主动放弃低利润订单,以及原材料价格下降使产品收入降幅大于成本降幅。
而2022年和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主要原因为公司对客户采取电汇支付和承兑汇票相结合的结算方式,报告期内公司以票据结算的销售回款金额较大,而该部分票据回款未体现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中。
同期,振石股份计入筹资活动的票据贴现金额分别为3.85亿元、7.27亿元、7.41亿元,调整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77亿元、3.28亿元、8.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