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15日消息(记者高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报道,近期,公募基金对于科创板的配置比例创出新高。如何把握科创板后市配置策略?经济之声交易实况《基金观察》采访了华夏基金指数策略分析师王波。
基金观察: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对于科创板的配置比例创出了新高。结合对于未来市场走势的研判,您分析接下来应该如何配置科创板?是低配、标配还是超配?
王波:我认为对科创板配置仍然是维持超配、增配的观点。我觉得可以自上而下看这个问题。
首先整个科创板驱动因素也有整个市场的贝塔,A股市场经历了6、7月份市场的上涨,可能绝大部分投资者对整个A股进入新一轮估值扩张的共识度是提升的。从2024年9月到现在,我们看到每个季度估值的贡献都是正贡献。不只是对科创板,包括对整个中国权益资产的配置,我们认为也是处于增配、超配期,它处于一轮长周期行情的早期阶段。科创板是典型的科技企业,可能会更受到风险偏好、活跃资金的青睐,很多新兴产业最能凝聚市场共识,所以在市场上涨阶段,可能这些科技股弹性上涨的持续性相对而言比较好。如果我们在市场内部做结构优化,我觉得也可以适当配置科创板。
除此之外,从基本面看,科创板像半导体受益于算力需求的持续爆发,或者像新能源反内卷逻辑的演绎、创新药出海高景气度,这些底层逻辑都是会延续的。市场在一轮上涨周期,这些基本面相对比较好的方向占优的可能性也更高。归纳下来,对A股市场的看好,对这些基本面的看好,我们得出超配科创板的判断。
基金观察:今年被机构反复说的哑铃策略,也就是科技+红利,您觉得接下来还适用吗?
王波:大概率会适用,但是有效性比上半年会降低。上半年维持这种大盘价值和小盘科技成长的配置表现会领先很多。分析背后的原因,像过去两年企业营收增长相对稳定,但盈利能力是下滑的,这是哑铃策略的基础,就是短期的确定性回报和长期成长性的稀缺,那么像红利这些确定性更高的,或者主题科技这种长期成长性有想象空间的两个方向就更受关注。
目前最大的变化就是反内卷这些大周期赛道,包括新能源这些赛道的活跃,由于过去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下跌,已经跌出性价比,估值消化得很彻底,目前具备足够的底部反转特征,政策也可以预期,这些行业后续边际改善是有可能的。像这些中间方向如果表现好的话,哑铃策略红利+科技的策略会面临挑战。
另外,红利资产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7月以来科技股周期赛道持续上涨的时候,红利方向因为弹性较小,可能就面临资金流失,近期一些有代表性的公司,可能资产注入或者说资本开支提升等,也会动摇大家对红利资产的信心。
归纳一下,哑铃策略,科技这一头我们认为没有太大问题,仍然是会占优。红利依然具备性价比,但性价比可能没有过去那么高,斜率可能会逐渐下降,同时以这种反转型板块为代表的中间资产的崛起,会对哑铃策略带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