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投资哥
来源 | 投资家网
LP募资情报
湖北设立百亿人形机器人母基金,助力产业生态构建
湖北省近期正式设立人形机器人母基金,总规模达100亿元,成为国内该领域规模较大的省级产业基金之一。该基金由湖北省属国企牵头,联合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及社会资本共同发起,旨在聚焦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推动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集群发展。据了解,基金将重点投资于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如伺服电机、减速器、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整机研发及应用场景落地等领域。通过“母基金+直投”相结合的模式,既为子基金提供资金支持以撬动更多社会资本,也将直接布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形成“研发-制造-应用”的全链条投资生态。(长江商报)
福建省级S基金公开遴选子基金管理机构,激活私募市场流动性
近日,福建省省级S基金启动子基金管理机构公开遴选工作,引发行业广泛关注。此次遴选旨在筛选具备丰富私募股权二级市场运作经验、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及优异过往业绩的管理机构,以推动省级S基金高效运作。S基金通过受让存量私募股权基金份额,能为LP(有限合伙人)提供退出通道,同时为新投资者创造布局优质项目的机会。福建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私募股权市场活跃,省级S基金的落地将有效缓解私募股权基金“退出难”问题,提升市场流动性。此次遴选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后续入选机构将负责基金的投资决策与管理,助力福建私募股权市场健康发展,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资本动力。(金台资讯)
中基协:6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规模达34.39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4.39万亿元,较上月增长1.2%,再创历史新高。这一数据反映出公募基金行业在居民财富管理中的地位持续提升。从结构看,权益类基金规模稳步增长,债券型基金保持稳健,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受市场利率影响略有波动。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不断深化改革,产品创新步伐加快,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产品类型日益丰富,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基金公司在投研能力建设、投资者教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增强了投资者信心。随着居民财富向资本市场转移趋势的延续,公募基金有望继续发挥专业投资优势,为实体经济和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观点网)
济南交融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成立,10亿资金助力产业融合发展
济南交融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正式成立,基金总出资额达10亿元,由济南市属国企牵头,联合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该基金聚焦“产业交融”主题,重点投资于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旨在通过资本纽带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创新。基金将采用“股权投资+产业赋能”模式,不仅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将整合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助力被投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正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交融产业基金的成立是当地完善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重要举措。此举将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投向重点产业,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为济南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新黄河)
投融资动态
诺瓦聚变完成5亿元天使轮融资,核聚变技术研发获强援
诺瓦聚变近期完成5亿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联合注资。该公司专注于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研发与商业化,核心团队汇聚了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等领域的顶尖专家,在聚变装置设计、等离子体控制等关键技术上已取得阶段性突破。据了解,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大型聚变实验装置的建设、核心技术的迭代优化以及研发团队的扩充。可控核聚变被视为未来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诺瓦聚变凭借其前沿的技术路线和扎实的研发积累,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此次巨额天使轮融资的到位,不仅为公司的技术研发提供了充足资金支持,也彰显了资本市场对核聚变赛道的信心,有望加速推动人类实现清洁能源的终极目标。(格隆汇)
达尔文生物完成C轮融资,加码创新药研发进程
达尔文生物宣布完成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医疗健康领域专业投资机构领投,多家产业资本跟投。作为一家专注于创新药研发的生物科技公司,达尔文生物聚焦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依托自主研发的靶向药物平台,已推进多个候选药物进入临床阶段。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核心产品的临床试验、新管线的布局以及生产基地的建设。公司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注重与国内外顶尖医疗机构合作,不断提升研发效率。随着C轮融资的完成,达尔文生物将进一步加快创新药的研发进程,推动更多候选药物早日上市,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也将增强公司在生物制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证券之星)
环视智能完成天使轮融资,智能视觉技术引资本关注
东莞星亮完成A轮融资,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添新动能
东莞星亮近期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产业投资机构领投,多家半导体行业企业跟投。该公司专注于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拥有先进的封装工艺和测试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东莞星亮在封装测试环节具备高效的生产能力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已与多家芯片设计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此次A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新生产线的建设、先进封装技术的研发以及市场份额的扩大。随着半导体产业的持续发展,封装测试作为产业链的重要环节需求旺盛,东莞星亮借助此次融资,有望进一步提升产能和技术水平,巩固其在行业内的地位,为半导体产业的国产化进程贡献力量。(证券之星)
德方创域完成A轮融资,新能源材料研发提速
德方创域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新能源领域投资机构主导投资。该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尤其在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储能材料等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其产品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势。德方创域的研发团队在材料科学领域经验丰富,已申请多项发明专利。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新能源材料的中试线建设、研发投入的加大以及市场渠道的拓展。在全球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性能新能源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德方创域凭借其技术实力获得资本支持。此次A轮融资将加速公司的技术成果转化,推动产品早日实现规模化生产,助力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证券之星)
风火轮萤图获数千万种子轮融资,智慧交通领域崭露头角
风火轮萤图近期获得数千万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专注于智慧交通领域的投资机构投资。该公司致力于智慧交通解决方案的研发,通过整合北斗定位、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城市交通管理、道路运输等提供智能化服务,可有效提升交通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风火轮萤图的核心产品已在部分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中进行试点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核心技术的完善、产品的市场化推广以及团队的扩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智慧交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风火轮萤图有望借助此次种子轮融资,加快产品的迭代和市场拓展,在智慧交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瑞财网)
IPO进行时
Figma上市首日股价飙升,成软件业IPO焦点
近日,Figma(纽交所:FIG)在资本市场大放异彩,上市首日表现堪称惊艳。其开盘价便高达85美元,相较于发行价33美元涨幅达157%。盘中更是一路高歌猛进,最高触及112美元,触发熔断机制。最终收盘报115.5美元,估值也随之飙升至500亿美元。此次IPO共募资12亿美元,市场认购热情空前高涨,超40倍认购致使半数申购未获配售,毫无悬念地成为2024年初以来美国最大规模的软件IPO。Figma作为设计协作软件领域的佼佼者,以其创新的云端设计平台深受全球用户喜爱。CEODylanField表示,上市后公司将深化AI技术在产品中的整合,同时积极寻求并购机会,以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巩固市场地位。(观点网)
香港交易所优化IPO机制,新规8月4日生效
今日,香港交易所发布重磅消息,对IPO机制进行优化调整,相关新规将于8月4日正式生效。其中,散户回拨比例上限从原建议的20%上调至35%,这一调整旨在提升散户在新股认购中的参与度,让更多中小投资者能分享新股上市红利。基石投资者6个月禁售期得以保留,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保障投资者对新股发售的长期承诺。此外,香港交易所还引入初始自由流通量要求,以此确保上市时市场有充足的可交易股份,增强市场流动性。此次改革是香港交易所为保持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上市的重要举措,反映了其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与积极应对,有望进一步活跃香港新股市场。(智通财经)
吉和昌北交所IPO已问询,多维度问题待解
近日,武汉吉和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IPO审核状态更新为“已问询”。该公司6月30日获受理,保荐机构为国信证券。吉和昌主营表面与界面处理特种功能性材料,产品覆盖环氧衍生新材料、磺内酯衍生新材料等三大技术体系。此次问询围绕多个关键方面,董事长宋文超与董事兼总经理戴荣明合计持股62.29%,通过《一致行动协议》统一表决权行使,北交所要求说明控制权稳定性、纠纷解决机制及减持计划等细节。监管机构还对其曾与创投签订的对赌条款,以及通过减资回购股份实现退出的合理性、定价公允性和会计处理合规性进行追问,确保未损害其他股东权益。后续吉和昌需妥善回应问询,以推进上市进程。(瑞财网)
提牛科技北交所IPO已问询,股权变动受关注
根据北交所审核项目动态,近日上海提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其于6月30日获受理,保荐机构为华创证券。提牛科技实际控制人葛林五、陈景韶共持公司98.80%股份。此前,实际控制人葛林五向陈景韶等6人累计无偿转让公司64.26%股权,且股权由在册股东葛林五、李杰代持(李杰持有的股份为替葛林五代持)。北交所对此高度关注,要求提牛科技说明无偿转让股权的合理性,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或未披露的利益安排。未来,提牛科技需对该问题作出清晰解释,以消除监管疑虑,推动北交所上市之路顺利前行。(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