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浙江省积极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一揽子精准举措为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1.9万亿元,占全国增量的8.3%,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有力支撑全省经济向新向好。
5月15日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后,浙江释放金融机构资金1010亿元,占全国释放资金的10%。在此推动下,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下行,6月全省企业贷款利率、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分别同比下降36个、48个基点,均降至历史低位,让更多低成本资金直达实体经济。
在结构型政策支持下,重点领域信贷投放不断加力。浙江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单设“三个200亿”专项额度,带动外贸、消费、科创领域贷款超2000亿元,惠及超100万户市场主体。同时,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审核通过金额居全国第二,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4%,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绿色金融成为经济转型重要推手。截至一季度末,浙江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发放碳减排贷款791.2亿元,支持1103家企业实现碳减排约1145.8万吨。湖州、衢州深化绿色金融改革,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金融试点,纺织业、农业等领域转型金融实践持续推进,全省累计落地转型贷款超70亿元。
此外,浙江的跨境金融便利化水平也持续提升。全省44家备案试点银行通过优化外汇收支审核,为6263家优质企业办理便利化业务207万笔,金额达3001亿美元。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升级,9家试点企业上半年跨境收支达51亿美元,显著提高资金管理效率,为稳外贸稳外资提供有力保障。(实习生:葛郁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