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红星新闻记者从“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宜宾筠连县目前已发展黄精、筠姜等道地中药材7万余亩,年产中药材3.3万吨、综合产值约10亿元,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
▲道地中药材筠姜 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道地药材”是我国传统优质药材的代表,道地药材是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材,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质量稳定。在被誉为“中药之库”的四川,位于川云交界处的筠连黄精和筠姜享有盛名,其种植规模大、药材品质好。
筠连古称“筠州”,昔为南丝绸之路重要驿站,今为川滇黔结合部的重要枢纽门户,位于成渝贵昆四大城市“X”几何中心,幅员面积125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5万,是“春风经验”发源地,也是全国首批气候康养典型试验点、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县。筠连素有“川红故里”“中国天然氧吧”等美誉。
传统中医药如何现代化利用,一直是中医药界热议的话题。以“草药”为媒,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用起来、热起来,是筠连县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的基本逻辑。2020年,筠连实现区域协同、跨省联动,携手云南彝良、贵州赤水等12县(市、区),组建乌蒙山中医药发展联盟。到2024年,该联盟扩容升级为泛乌蒙山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联盟,中医药领域3位院士进行指导,合作版图辐射至川渝滇黔4省市10个市(州)54个县(市、区)。
同时,筠连县利用山水田园、富硒康养等自然资源优势,创新“林药套种”“粮药轮作”等新种植模式,发展黄精、筠姜等道地中药材7万余亩,年产中药材3.3万吨、综合产值约10亿元,让深山黄精变身为农民的“致富金条”、筠姜化作姜农的“富民良药”,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