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尾飞翼布局忠诚僚机来了,一出手就碾压美国同类产品
据保加利亚军事网报道,一段震撼的视频近日在微博曝光,首次展现了中国协同作战飞机无人机与运-8或运-9运输机编队飞行的画面。这一镜头不仅标志着中国忠诚僚机计划的显著进展,更彰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在无人作战系统领域的雄心壮志。视频由国外军事分析师放大分享,引发全球军事观察家的热议,显示中国在下一代空战技术上正迎头赶上甚至超越西方。
从比较模糊的照片来看,
中国忠诚僚机采用无尾飞翼布局,优化了低雷达截面,外形时尚且无明显外部传感器,隐身性能卓越。据推测,该机由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或成都航天公司研发,代表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尖端水平。作为“忠诚僚机”,该平台旨在与歼-20隐形战斗机、歼-16或运-8/运-9等平台协同作战,执行高风险任务,包括压制/摧毁敌方防空系统、纵深打击、情报收集和电子战。
视频显示,CCA与运-8/运-9紧密编队,暗示其可能通过运输机作为指挥控制枢纽进行测试。这不仅验证了无人机与有人平台的协同能力,还展示了其在复杂网络战环境中的数据共享与战术协调潜力。忠诚僚机的多功能性使其成为解放军“智能集群”战略的核心,旨在通过联网自主系统大幅提升战场效率。
与西方同类产品相比,中国的忠诚僚机展现出惊人的开发速度和潜力。波音MQ-28幽灵蝙蝠(澳大利亚)和XQ-58A女武神(美国)虽然在忠诚僚机领域起步较早,但受制于繁琐的测试与采购流程,进展缓慢。而中国军工凭借高效率,得以在短时间内从2022年的原型机到如今的战术测试阶段,展现出显著的后发优势。
尽管中国忠诚僚机的自主性与AI能力尚未完全公开,但其隐身设计和与歼-20或运-8/运-9的集成能力表明,其在多任务执行和复杂战场适应性上已不逊于西方对手。相比之下,MQ-28和XQ-58A的测试透明度虽高,但生产规模和部署速度不及中国,隐身性能也远远不及,这使得中国空军有望在未来十年内成为空战领域的颠覆性力量。
最新的测试画面表示,中国正积极构建“系统之系统”作战网络,将无人系统与有人平台、卫星和地面站无缝整合。这种能力将显著增强解放军空军的灵活性,特别是在台湾海峡或南海等潜在热点地区。2-4架忠诚僚机可能组成小型编队,由歼-20S或地面控制中心指挥,执行纵深打击、压制防空或诱敌任务,为有人战机扫清障碍。
这一进展不仅提升了解放军的区域投射能力,也为无人系统在现代战争中的角色提供了新范式。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的快速原型开发和工业能力使其有潜力实现大规模量产,进而在争议地区占据空中优势。
外媒认为,无论是在技术成熟度还是战略部署上,中国的忠诚僚机计划都已向世界发出强烈信号:解放军正以无人战力重塑空战未来,全球军事平衡或将因此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