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创新药概念反复活跃。
相关ETF方面,生物医药ETF(159859)走势震荡,截至发稿涨0.46%。溢折率0.09%,盘中频现溢价交易。成分股中,药明康德涨超3%,长春高新、复星医药等股跟涨。
规模上看,截至7月29日,生物医药ETF(159859)规模为32.48亿元,居同标的产品首位。
此外,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截至发稿涨0.73%,溢折率0.08%,盘中现溢价交易。成分股中,华北制药涨超4%。
资金流向上看,创新药ETF天弘(517380)近3日持续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超4400万元。
医疗设备ETF(159873)截至发稿跌0.16%,成分股中,康泰医学、赛诺医疗、戴维医疗等股涨幅居前。溢折率0.13%,盘中现溢价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医疗设备ETF(159873)昨日涨0.49%,涨幅居同标的产品首位。
生物医药ETF(159859)紧密跟踪国证生物医药指数(399441.SZ),该指数布局均衡,覆盖A股创新药,CXO,疫苗,血制品多个方向。生物医药ETF(159859)为同标的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产品。该ETF还配备了联接基金(A:011040,C:011041)。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横跨沪深港三地的创新药ETF,且是全市场唯一一只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的ETF产品,该指数实现了A股+港股、创新药+CXO全面覆盖。据Wind最新数据,恒生沪深港创新药50指数前十大成分股累计权重近60%,包含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药明生物等A股稀缺优质标的。创新药ETF天弘(517380)还配置了场外联接基金(A类:014564,C类:014565)。
医疗设备ETF(159873)紧密跟踪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该指数选取中证全指样本股中的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行业股票组成,以反映该行业股票的整体表现。
消息面上,据证券时报,为贯彻落实《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创新药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投资专场。与会人士一致认为,中国创新药械拥有巨大的政策优势、科研智力优势、产业制造优势和市场潜力。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出台《若干措施》,释放了国家坚定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鲜明信号,对中国创新药械产业形成了强大助力,市场各界对中国创新药械产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此外,据证券日报,月内券商调高25只个股评级,电子、医药生物等赛道被看好。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月内券商合计调高了25只个股的评级,调低了26只个股的评级,首次覆盖273只个股。从行业分布来看,640只获得“买入”评级的个股中,92只属于电子行业(申万一级行业,下同),68只属于医药生物行业,60只属于机械设备行业,56只属于基础化工行业。
中银国际认为,医药企业逐步走出集采影响,关注医药板块的重估机会。当下医药板块,一方面政策端的态度正在逐步转向,集采规则逐步优化;另一方面,医药板块经过几年的研发投入,再研管线逐步进入收获期,并且近期医药行业海外BD的趋势正在加速,这也进一步体现出当下我国创新药在全球的竞争力,我们认为,医药行业正逐步走出低谷,伴随后续政策面以及企业盈利面的逐步改善,医药板块有望迎来估值重塑的机会。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