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配套措施需要跟上。
作者 | 市值风云基金研究部
编辑 | 小白
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引起市场热议。
该《实施方案》明确了补贴对象和标准,育儿补贴制度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发放补贴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
其中,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
(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开始发钱就是进步
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管持何种立场,少子化都是公认的长期危机。
而从养育成本与人均gdp的比例来看,我们养娃的成本压力,已经超过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诸多发达国家,为6.3。
(来源:网络公开数据)
尽管每月300元,每年总计3600元的补贴并不能有效缓解养娃的整体压力,但是从宏观层面来看,总体上有利于提升生育水平或防止生育水平进一步降低。
在风云君看来,这是近几年来第一个普惠式生育政策,政策愿意通过制度化、中央专项基金、直接到账的形式发放真金白银,至少体现了决心和诚意。
只要你开始发钱,这就是进步。
教育与消费双主线布局前瞻
不过,生育意愿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综合实施多种支持政策。
育儿补贴制度的推出实际作用是在于缓解育龄家庭现实困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并不是“万能钥匙”,适育人口并不会因为贪图每个月多个300块的收入就准备去生孩子。
社会育儿意愿高低被经济因素、家庭支持、政策环境和传统观念影响,并不能单靠某一因素扭转。
Choice数据显示,在《实施方案》推出第二天后,婴童概念高开低走,截至收盘涨幅为0.4%。
(来源:Choice数据)
因此育儿补贴政策并非孤立措施,后面大概率有后招,它与人口结构、消费升级、社会保障深度绑定,且应与产假、托育、教育、住房等政策形成联动,避免“单点突破”效果有限。
如果你对社会生育意愿提升前景持有乐观态度,可以关注以下两大投资主线:
(来源:市值风云APP)
自从2021年7月教育“双减”政策出台以后,头部企业(如新东方、好未来)转型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在催生政策和教学AI的催化下,该ETF估值修复动力逐渐变强。
育儿补贴是人口政策起点,后续若叠加教育财政投入加大等因素,教育ETF有望发挥长期托底作用。
此外,育儿补贴可以直接增加育儿家庭可支配收入,且该资金将会优先流向刚需母婴产品,随后延伸至非刚性教育消费,这将对消费类ETF产生实质性正面影响。
Choice数据显示,目前市面上规模大于1亿的消费类ETF共有19只,横跨港股、A股和美股。
(来源:Choice数据,市值风云APP制表)
(来源:Choice数据)
(来源:Choice数据)
免责声明: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文章)是以市场公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