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印度媒体《欧亚时报》于7月26日刊登了一篇报道,指出近年来日本的军事部署以及2025年即将发布的国防白皮书表明,日本正在全力应对中国所带来的战略挑战。尤其是自美日关税谈判以来,日本经济陷入困境,面临着来自美国的强大压力。报道分析,日本或许会在这种困境中做出危险的决策,尽管日本在台海问题上无法决定最终结果,但其介入可能会带来极大麻烦。
近年来,日本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尽管如此,日本清楚地知道谁能帮助它走出经济低迷的困境。然而,日本面临的挑战并不仅限于经济问题,政治和军事方面也都被美国掌控。美国不断施加压力,要求日本在未来的台海问题上表态,尽管日本一度表示谨慎对待,但从今年7月发布的《国防白皮书》来看,日本似乎已准备走上对抗中国的道路。
日本国防白皮书:应对中国威胁
2025年3月,日本发布了国防白皮书,该文件详细列举了中国近年来的军事行动对日本构成的威胁,并明确提出要建设一个针对中国的“防御圈”。白皮书中指出,中国与俄罗斯的联合行动被视为对日本的一种威慑,特别是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活动及其他外交动作令日本深感不安,并视之为最大的战略挑战。
文件还指出,鉴于中美之间的竞争已成定局,美日联盟必须通过加强合作来建立联合威慑力量。为此,日本计划大幅增加自卫队的军力,提升防卫能力。此外,早在几年前,日本便开始在西南地区加大军事部署,强化对宫古岛、石垣岛等岛屿的防卫,构建快速反应机制。
台海冲突应急预案与创纪录的国防预算
2025年,日本政府还公布了应急撤离计划,若台海爆发冲突,预计将在六天内撤离12万人至九州的安全地带。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为此计划将加紧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并计划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进行大规模的演习。与此同时,2025年日本政府还批准了创纪录的国防预算,增长率高达9.7%,达到551亿美元。这一预算将优先发展新的通信卫星、远程反舰导弹、岛屿防御系统等军事项目。
日本与美国的贸易协议
在7月9日至10日,日本的YS-11EB电子侦察机两次靠近中国海域,并在东海上空与中国空军的JH-7战斗轰炸机发生了近距离对抗。日本媒体对此大肆炒作,但忽视了其侦察机先行挑衅的事实。这一事件并非首次,过去类似的近距离拦截已有发生。日方此次事件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原因之一是JH-7战斗轰炸机在拦截时开启了电子干扰吊舱,导致日本侦察机的部分设备受到干扰,甚至发生了故障。
今年4月2日,美国开始对全球征收新一轮关税。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战使全球市场动荡不安,日本在美日关税谈判中顶住了来自美国的强大压力。尽管如此,美日于7月22日最终达成协议,但协议中的一些条款却让日本感到极度不满,尤其是涉及到日本汽车业的内容。为避免美国对日本汽车征收25%的高额关税,日本几乎不得不“跪地求饶”,以换取较为宽松的关税政策。
“广场协议”重演:美国的长期控制
此次的贸易协议被一些媒体称为日本的第二个“广场协议”,让人不禁联想到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与日本签订的广场协议。当时美国通过该协议迫使日本让步,导致日元大幅升值,最终使日本经济遭遇严重打击。如今的日本,已经彻底沦为一个依赖美国的国家,在经济、政治以及军事领域几乎无可选择。美国对日本的控制无所不在,而日本的自主权已经逐步被侵蚀。
日本的困境:出路在哪?
如今,日本的制造业几乎陷入全面衰退,其曾引以为傲的产业,如电视机、智能手机、光伏、钢铁、造船等,都已经被中国超越。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半导体技术曾是全球领先,但如今已经没有竞争力。与此同时,许多创新领域,日本也几乎毫无存在感。特别是在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和科技领域,日本的战略误判让其在全球市场中逐步失去了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日本对中国的逆差不断扩大,2024年对中国的逆差达到了424亿美元。而在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方面,虽然日本的汽车出口依然保持亮点,但整体经济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为了争取更多美元,日本不得不依赖美国的支持,这让其在国际政治中显得极为被动。
结语:走向中日韩自贸区
中国一直在推动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试图将日本纳入到中国的制造产业链中。尽管日本的制造业已大不如前,但如果能够成为中国产业链的一部分,依托中国强大的市场和技术支撑,仍有可能重拾昔日辉煌。遗憾的是,每次中日关系有所缓和,美国总会出来搅局,导致这一计划多次失败。如果日本始终无法正确看待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那么在未来5到10年内,随着中国产业链的完善,日本可能会彻底失去与中国合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