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3日,印度空军在靠近巴基斯坦边界的敏感地区举行了一场名为“复仇”的军事演习。这场演习的时间选择显得尤为意味深长,因为在今年的4月24日,巴基斯坦政府出于安全考虑,出人意料地对印度民航关闭了领空。这一举措不仅影响了民航的正常运行,并且在紧接着的“5·7”空战之后,巴基斯坦还连续两次延长了这一空域的管制时间,直至7月24日凌晨5点29分。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空军的演习就显得更加引人注目,意图向外界传达出一种明确的对抗信号。
如今,印度空军正面临着巨大的国内外压力。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公开宣称在空战中印度空军有五架飞机被击落,这使得印度政府的形象陷入困境。伴随着这一言论,印度反对党的领导人也开始高调要求莫迪政府就空战的实际情况进行澄清。正是在这种舆论压力背景下,印度决定举行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试图向国人展现印度空军并非毫无能为,而是时刻具备反击的能力,力图回应国内各种质疑的声音。
参与此次演习的力量非常全面,印度空军调动了其主力作战飞机,战机阵容包括了现代化的“阵风”战斗机、经典的“幻影2000”和强悍的苏-30等。这支空军力量被称为“杂牌”,源于它的武器装备种类繁多,既有来自俄罗斯的战斗机,也有美国和欧洲的先进装备,甚至还有印度自己研发的型号。这种多元化的装备结构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不多见的,因而印度空军需要频繁进行演习,以提升自身的作战能力。今年以来,印度空军已经举行了多次国际联合演习,并在这次内部演习中,也整合了防空系统和信息电子战系统,表明印度正在深入反思“5·7”空战的教训,试图寻找自身作战体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次演习所选择的空域具有十分敏感的性质。这场演习虽然避开了争议颇多的克什米尔地区,但又选择在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的沙漠上空进行。这一地理位置虽然便于飞行训练任务的执行,但同时也相对靠近巴基斯坦的信德省,距离重要城市如卡拉奇和海得拉巴也很近。这些地带是巴基斯坦的战略重心,因而此次演习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军事训练,更是一种深藏的政治意图,显示了印度空军的战略决心。
回顾今年5月7号的事件,印度空军曾以演习为名,调动了高达72架战斗机的庞大机群,对巴基斯坦境内的目标实施了空中打击。由此可见,此次演习若具备了随时升级的条件,不排除未来印度在这一方向上进一步加剧双方的矛盾和冲突。显然,印度空军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中,试图通过展示实力和决心来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尊严,然而这样的举动无疑也将给脆弱的地区局势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