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推动创新药ETF表现强势,多只相关主题ETF上周涨幅均超13%,其中华泰柏瑞旗下的恒生创新药ETF以13.69%的涨幅居首。
值得关注的是,7月15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公布了第十一批集采品种遴选情况,新增2条品种遴选规则:一是“年采购额超过1亿元”的硬性条件;二是“坚持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科学确定采购品种”。中泰证券认为设置规模门槛是为创新留足空间,给予小品种成长时间,而整个谈判协议期内创新药暂不集采,有望保护医药产业的创新积极性。
科技板块上周也迎来多项利好。7月15日,英伟达宣布对华特供版H20算力芯片恢复供应,并将面向中国市场推出完全兼容的GPU产品。7月18日,OpenAI发布通用人工智能代理ChatGPT智能体,据其介绍,ChatGPT Agent具备自主思考和行动的能力,能够主动从其技能库中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完成各种超复杂任务。
在近期披露的基金二季报中,多位长期跟踪AI行业的基金经理表达了对下半年行情的期待。例如东吴基金的刘元海表示,他下半年将关注三条主线:一是海外AI算力链;二是汽车智能化;三是AI硬件,包括果链和AR眼镜等,“我们认为AI硬件产业趋势相对比较明确,当前估值处在历史相对较低位,中长期投资价值有望显现。”
资金流向
上周ETF市场呈资金净流入,共有562.65亿元资金净流入。债券ETF上周吸引733.67亿元的巨量资金净流入,单周净流入量为7月前两周资金净流入量总和(134.07亿元)的四倍多。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债券ETF总规模已达5014.7亿元。此前,债券ETF用一个月时间突破第四个“千亿大关”,而本次从四千亿迈向五千亿,仅用一周时间。
股票型ETF、商品型ETF和货币型ETF上周均呈资金净流出,其中股票型ETF资金净流出量达170.72亿元,包括沪深300ETF、中证A500ETF、上证50ETF等代表宽基ETF资金净流出量居前。
规模变化
首批10只科创债ETF是上周ETF市场上最值得关注的新品,也是规模膨胀最快的ETF。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上市当日10只科创债ETF全部获得资金净流入,合计净流入474.88亿元。其中,华夏基金、嘉实基金、鹏华基金和富国基金旗下的科创债ETF上市当日即跃升为百亿级ETF。
华安证券认为,后续科创债的扩容仍是大概率事件,由此带来的配置需求或仍能推动成分券估值行情继续演化,但从空间来看系统性的利差压缩机会确已相对较小,因此从现有成分券中优先挑选非永续票息品种是更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