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7月18日电 题:山东:真金白银保障夏粮“好收成”变成“好收益”
新华社记者张武岳、贾云鹏
记者近日在山东嘉祥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看到,夏粮收购现场繁忙而有序,几位种粮大户正将车上的小麦卸下。
“从水分、杂质等指标来看,这批小麦达到了优质标准。”经过检验,现场工作人员时胜星说。一旁,自动化卸粮设备的传送带“嗡嗡”运转,金黄的粮食如同瀑布般流入粮仓。
对售粮者来说,粮食收购企业能否正常付款至为关键。“如今都是‘钱等粮’,只要粮食检验合格、顺利入库,财务人员就会立刻启动打款流程。”山东嘉祥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总经理殷庆峰对记者说。收粮现场,种粮大户刘亚欢告诉记者:“一般上午卖粮,下午就能收到款,一点不耽误买农资。”
“公司资金充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认缴了省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获得相应的信保额度。”殷庆峰说,公司资金需求存在季节性,夏秋粮收购高峰期容易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如果能及时获得短期贷款,就能解燃眉之急。
农发行嘉祥县支行行长马骏介绍,山东嘉祥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认缴粮食基金以来,银行累计为该公司配套提供了约1.91亿元的信保额度支持。“企业使用的是循环贷款,这种模式较为灵活,在批准的额度和期限内可随用随借、随收随还,有效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
殷庆峰说,有了资金支持,公司可及时足额向售粮农民兑付粮款,保障了农民种粮收益。同时,公司确保粮食应收尽收,充足的库存有助于稳定地区粮食供应。
为推动破解粮食收购企业融资难题,山东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风险共担”的原则,创新财政与企业共同出资的模式,设立省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为粮食收购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更好引入资金“活水”。
“截至目前,省级粮食基金共出具担保函162份,撬动贷款153笔、25亿元,为保障企业‘有钱收粮’提供了强有力的融资增信支持。”山东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负责人说。
记者在山东采访发现,粮食基金在为粮食收购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为行业转型发展、提档升级带来更多可能性。
农发行广饶县支行行长赵斌说,辖区内的广饶县汇通粮食有限公司认缴省级粮食基金后,银行积极对接,累计为该公司投放贷款1.6亿元。有了充足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汇通粮食公司不仅粮食收购能力提升,也有了更多财力推动公司迈向高端化和智能化。
公司总经理刘岩介绍,他们正推进广饶汇通粮食交易智能云平台及80万吨粮食仓储物流建设项目,打造集现代物流与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完成后,公司的粮食年购销总量预计将达到80万吨,同时推动我们当地农业产业化及订单农业发展。”
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了解到,山东还将持续创新粮食基金“共治共享”决策机制,优化基金管理决策参与主体,推动各方共同参与审定基金管理制度、补充基金额度等;同时,支持粮食收购企业配备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推动该系统与省粮食部门信息化监管平台无缝衔接,进一步加强远程业务指导监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