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公里配送创业公司 Locate Technologies宣布成为澳交所首家将“比特币纳入公司资产负债表”的上市公司时,CEO Steve Orenstein 心知肚明,这是一场高风险豪赌。
这家总部位于悉尼的公司在5月底宣布,计划筹资140万澳元,并将 部分剩余现金用于长期持有比特币。这一决定引发了饱受股价低迷折磨的股东们两极分化的反应。
“对于这个方向,大家意见分歧非常大,”Orenstein 向《澳洲金融评论》表示,“有些投资者说他们相信我,但也有些完全不了解比特币的人直接说‘你疯了’,质疑我为何要搞这些‘不务正业’的事。”
尽管有质疑声,公司还是在6月初以 每枚比特币10.6万美元买入6枚,并在几周后又以 约10万美元/枚的价格追加4枚。截至本周,比特币创下新高 12.32万美元,而 Locate 股价在短短六周内翻倍。
借鉴“币王”MicroStrategy?CEO的野心“当我们逐渐接近现金流转正时,我开始跟董事会讨论:多余的现金要怎么处理?我提出了比特币。”
“我相信将来每家公司都会把比特币放进资产负债表,而我们现在正处在这场变革的早期阶段。”
Orenstein 拒绝透露是否会继续买入更多比特币,但他坦言希望能复制美股“比特币先锋”公司 MicroStrategy(现更名为Strategy)的成功。
这家公司自2020年中起持续买入比特币对抗通胀,股价累计上涨 3300%,如今共持有价值 730亿美元(约合1120亿澳元)的比特币,占全球比特币总量的 2.8%。
这种“公司买币炒股”的趋势正在全球蔓延:
均因购币行为而股价飙升。
股价虽涨,公司仍未恢复元气
Locate 的主要业务是为配送公司提供路线规划、追踪和优化平台。虽然其股价今年已升至约 17.5澳分,但依然较2021年高点下跌约 80%。
不过,这次“买币策略”正在赢得市场和股东的支持。
基金经理 Cyan Investment Management自Locate 2021年上市起就持有其股份。起初,该基金经理 Dean Fergie 对买币持怀疑态度,但现在他已转为支持者:
“一开始我真的不买账,可能是我太老派了……但现在我改主意了。过去几个月,Locate 的成交量和市场关注度暴涨……他们的融资能力也比不买币时强得多。”
Cyan旗下C3G基金对Locate的持仓比例为 5%,成为该基金在5月和6月表现最好的股票。
模仿者来了:Opyl也买了!
受Locate启发,另一家ASX微盘股 Opyl(生物科技公司)也在6月底通过ETF方式买入了 两枚比特币,花费约 33万澳元(每枚均价约为10.75万美元),使用的是DigitalX旗下的比特币ETF。
消息一出,Opyl股价曾暴涨 50%,但随后有所回落。
该公司非执行董事、“加密圈名人” Antanas Guoga(Tony G)是主要推动者。他同时还是加拿大上市公司 Sol Strategies 的董事长,该公司专注于Solana公链基础设施。
比特币正成为“企业资产配置新常态”?“我理解一些股东可能对比特币或更广泛的加密市场还不熟悉,但我希望大家花时间真正理解这些数字资产,”Tony G在公告中表示。
比特币的企业采用潮推动了本轮上涨。
加上美国即将展开的“加密议案周”(Crypto Week),市场预期将出台一系列数字资产监管法案,为加密行业正名。
主流机构也在上调预期:
澳洲投资者或将成为亚太地区最大受益者之一,仅在 第二季度,澳洲投资者就向ASX比特币ETF投入 1.63亿澳元,创下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