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货币因其去中心化、匿名性和跨境流动性等特点,逐渐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些特性也使其成为洗钱、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活动的“温床”。
在中国,尽管监管部门对虚拟货币相关金融活动采取严格限制政策,但利用虚拟货币进行洗钱的犯罪案件仍呈现激增态势,手法不断升级,给司法实践带来新的挑战。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以下利用虚拟币洗钱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相关术语。
1、混币器
混币器(crypto mixer),又被叫做加密货币清洗器(Crypto Tumbler),顾名思义,其就是一种旨在防止虚拟货币交易被追踪的工具。混币就是将用户的虚拟货币与其他用户的货币进行混合,然后再将混合后的货币转移到目标地址,以掩盖原始的货币流动路径,使得追踪虚拟货币的来源和去向变得困难。
2、跨链交易
跨链交易指在不同区块链网络间直接交换资产或共享数据的技术方案。其必要性源于区块链生态的碎片化,每个链自成体系导致流动性割裂和协作障碍。例如,比特币持有者无法直接参与以太坊DeFi生态,需通过跨链技术实现资产迁移。
3、匿名钱包
匿名钱包是一种加密货币钱包,其主要特点是保护用户隐私。该钱包并不要求用户提供个人身份信息或银行账户信息,因此能够掩盖用户的身份。用户只需要设置密码即可自主掌控钱包资产,进行交易和转账,从而避免了个人信息被窃取或泄露的风险。
4、OTC交易
OTC交易,即场外交易 (Over-The-Counter),是指用户通过点对点(P2P)的方式直接进行虚拟货币的买卖活动,而不依赖于传统的集中化交易所。这种交易模式赋予了买卖双方极大的灵活性,允许他们自行协商价格、支付方式以及其他交易条款,因此特别适合大额交易或需要高度隐私和匿名性的场景。在一些知名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如币安(Binanc设有专门的OTC专区,为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提供了便捷的服务。这些平台不仅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还配备了完善e).的安全保障措施和支持服务,包括实时在线客服、纠纷调解机制等,确保每一笔交易都能顺利进行。
不同国家对加密货币的监管程度不同。一些国家,如日本和新加坡,有明确的法规和监管框架,要求OTC交易平台必须获得相关的许可证和批准。而在一些国家,如中国,严格限制甚至禁止加密货币交易,包括OTC交易。在大多数司法管辖区,加密货币交易,包括OTC交易,都需要遵守相关的税务法规。交易双方需要确保他们记录交易并申报任何潜在的税务义务。
5、跑分
所谓的“分”就是钱,“跑”就是让钱跑起来。“跑分”,就是通过大量个人银行卡、收款码等进行收款、转账,来将犯罪得来的赃款“合法化”的洗钱活动。
利用虚拟币跑分,大多数都是资金盘,只要限制提现,有资金盘池的都是资金盘。那种跑分是需要从交易所买虚拟币充值到某上游犯罪分子的平台,在该平台提供银行卡等收款通道给犯罪分子,供其转移黑灰资金洗白。
下图是跑分团队利用虚拟币发工资的大致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