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海关总署在7月14日透露,今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进出口总值2.08万亿元,同比下降9.3%。其中,出口1.55万亿元,同比下降9.9%,进口5303.5亿元,同比下降7.7%。受美国“对等关税”影响,中美贸易从第一季度同比增长转为第二季度同比下降,降幅达20.8%。这组数据宛如一记重锤,敲响了中美关税战的阶段性钟声,胜负之势已逐渐明晰。
贸易(资料图)
回溯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历程,2017年其首次上台不久,便着手对进口太阳能电池板、大型家用洗衣机、进口钢和铝征收关税。2025年再度执政后,更是变本加厉,2月1日签署行政令,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3月3日,又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对中国输美产品再次加征10%关税……一系列激进举措,将全球经济拖入贸易争端的漩涡。
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目标不可谓不“宏伟”,一方面想通过收关税补充财政,另一方面妄图恢复美国制造业传统,更试图借此遏制中国崛起。在战术上,其采用“极限施压”手段,依据各国对美顺差,提出极不合理的关税税率,妄想迫使各国最大限度地让步。
然而,现实却给了特朗普沉重一击。摩根大通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有效关税税率仅2.3%,即便特朗普上台后大幅提升,对全球的有效关税税率在4月2日达到23.1%,但这并未带来预期效果。美国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使得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承受了更高成本。例如,美国消费者购买中国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美国企业进口中国原材料成本飙升,严重影响了企业竞争力和利润空间。
贸易(资料图)
反观中国,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应对能力。中国拥有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完整的产业体系,这是应对外部冲击的坚实底气。在关税战期间,中国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降低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欧盟等地区的贸易规模持续增长,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日益紧密。
在关键领域,中国也掌握着主动权。以稀土为例,中国在稀土资源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使其在关税战中成为重要反制筹码。中国对稀土出口的合理调控,对依赖稀土进口的美国相关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市场数据来看,今年6月,中美进出口值从5月不到3000亿元回升到超3500亿元,同比降幅明显收窄。这一变化并非偶然,而是中美经贸合作本质是互利共赢的体现。中国市场对美国产品的需求依然存在,美国企业也难以割舍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从美国国内来看,关税战引发了诸多问题。美国国内通胀压力增大,企业成本上升,消费者负担加重。美国国债规模庞大,需要各国持续接盘,关税战导致与主要债权国关系紧张,影响了美国国债市场稳定。而且,美国在国际上因关税战陷入孤立,盟友对其关税政策也多有不满。英国虽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但影响有限;日本在与美国关税谈判中立场坚定,至今未达成协议。
贸易(资料图)
特朗普从最初的强硬发动关税战,到如今不得不寻求缓和,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5月12日,中美在瑞士达成休战协议,美方对华关税共计30%,中方对美关税共计10%,双方关税降幅相同。这一结果表明,在贸易层面,美国已显露出疲态,中国的反击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今,中美关税战的阶段性结果已摆在眼前。中国凭借自身实力和正确策略,在这场贸易博弈中占据了优势。而特朗普或许也该庆幸,这场关税战没有继续失控升级,否则美国经济和国际地位将遭受更为沉重的打击。未来,中美经贸关系走向何方,全球都在拭目以待,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合作共赢才是中美经贸关系的正确道路,这不仅符合两国利益,也是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