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特朗普会见北约秘书长吕特时称,要求俄乌50天内停火,否则对俄征100%关税。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此次表态打破其此前在俄乌问题上的模糊立场。他曾多次公开表示,若自己执政,能在24小时内促成双方停火。这一承诺成为其竞选期间吸引选民的重要说辞。现实是俄乌冲突已持续数年,停火仍遥遥无期。他选择在此时发出通牒,既是对自身承诺的回应,也是试图在外交领域展现强硬姿态。
俄罗斯方面对这一通牒反应平静。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上直言,此类威胁对俄罗斯毫无意义。俄外交部发言人强调,俄罗斯始终愿意通过对话解决冲突,但前提是尊重俄方核心利益。普通俄罗斯民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政客的言论反复无常,不会对本国政策产生实质影响。这种冷静源于俄罗斯对自身实力的自信,也源于对美国惯用施压手段的熟悉。
美俄双边贸易额常年维持在较低水平,2024年双方贸易总额不足300亿美元,仅占美国对外贸易总额的0.8%。即便实施最高关税,对俄罗斯经济整体运行的冲击也较为有限。特朗普提出的“次级关税”更具争议,该政策计划对与俄罗斯有贸易往来的第三国商品加征关税。这一做法试图切断俄罗斯的外部经济联系,却可能引发全球贸易秩序混乱。
贸易(资料图)
中国作为俄罗斯重要的贸易伙伴,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这场潜在的贸易争端。2024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其中能源贸易占比超过40%。若美国实施“次级关税”,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可能面临连带影响。中国外交部已明确表示,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将坚定维护本国企业合法权益。中方始终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俄乌冲突,这一立场不会因外部压力而改变。
欧盟国家对特朗普的提议态度分化。德国、法国等核心成员国担忧,“次级关税”会严重影响欧洲企业利益。欧洲与俄罗斯在能源、制造业等领域存在深度绑定,2024年欧盟对俄贸易额仍达1200亿欧元。部分中东欧国家则表示支持,希望通过强硬手段迫使俄罗斯让步。这种分歧可能加剧欧盟内部矛盾,削弱其在俄乌问题上的统一立场。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欢迎任何有助于推动停火的努力,但拒绝在领土完整问题上妥协。乌方坚持要求俄罗斯撤军至1991年边界,这与俄方的停火条件存在根本分歧。美国若以关税威胁施压,可能迫使乌克兰在谈判中做出让步,却也可能激化乌内部对美不满情绪。
贸易(资料图)
这一通牒的实际效果仍待观察。美国国内对该政策的反对声音已开始出现,多个行业协会联名致信特朗普团队,警告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美国企业成本上升、就业岗位流失。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通过施压而非对话的方式解决冲突,只会加剧矛盾。俄乌局势走向将因此增添更多不确定性,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也可能随之发生新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