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特朗普向欧盟宣战,发布了一条震撼消息:自8月1日起,所有来自欧盟的商品将统一加征30%的关税。这一“统一加征”的表述,凸显了特朗普对待美欧关系的强硬态度,意味着从8月1日起,美欧将不再是政治与军事上的盟友,转而成为敌对的贸易对手。特朗普再次展现了其“六亲不认”的一面,甚至对曾经的盟友下手,30%的关税远高于其他国家如日韩等。
这一决策的宣布标志着美欧之间的关税战正式打响,特朗普对此信心满满,认为欧盟绝不会因此倒向中国,反而会选择“乖乖听话”。7月12日这天,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这一消息,继之前已将14个国家列入加征关税的名单后,他再一次将欧盟列为“敌人”,从8月1日起,对所有从欧盟进口的商品征收30%的关税。
等待了三个月,欧盟并未收到任何关于减税或取消关税的好消息,反而迎来这样一个严厉的决定。这一措施明显是为了将欧盟逼上绝路,预示着美欧之间的关税战已不可避免。然而,在欧盟各国为此事愤愤不平时,特朗普则通过公开言辞抨击欧盟,指责其长期利用美国,实施贸易壁垒,推行保护主义,对美国在欧洲的企业进行歧视。
从特朗普的逻辑来看,他加税的理由极为简单:美国没占到便宜,所以要动手打击欧盟。至于欧盟如何反应、是否会因此“破防”,他显然不在乎。这一态度正体现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无论盟友如何,只要有损美国利益,打击就是最直接的手段。
然而,特朗普此举不仅仅是针对关税问题,还涉及到了更深层次的政治博弈。尽管欧盟与美国在政治和军事领域依然保持盟友关系,但在经济、尤其是对华政策上,欧盟内部早已产生了分歧。各个成员国对于是否对中国加征关税的立场截然不同,欧盟已经在对待中国的政策上出现了裂痕。
就拿欧盟最近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事情来说,成员国内部分为支持和反对两派。这种分裂充分反映了欧盟在中国问题上的复杂态度。就在不久前,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刚刚访问了多个欧洲国家,推动与这些国家加强合作。通过此行,王毅成功地扭转了部分欧洲国家的立场,许多曾经对中国持敌对态度的国家开始希望与中国发展更紧密的经贸关系。
然而,特朗普的加税行动却紧随其后,显然是对欧盟与中国关系转暖的回应。他在宣布加税时明确表示,坚信欧盟绝不会因此转向中国,这一言论也表明,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背后涉及到复杂的国际政治博弈。
面对特朗普的“宣战”,欧盟展现出了罕见的团结,准备与美国死磕到底。法国总统马克龙是最早站出来的,他公开呼吁欧盟团结一致,捍卫自身利益,对美国展开反击。更为惊人的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态度坚定,表示绝不会对美国的威胁低头,并宣称欧盟将很快采取反制措施。
冯德莱恩的表态,虽然可能因政治压力而有所保留,但这无疑意味着特朗普已经把欧盟彻底得罪了。欧盟的反应出乎特朗普的预料,甚至让他低估了欧盟的反击力量。然而,特朗普敢于与整个欧盟为敌,是因为他看到了欧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尤其是在对待中国问题上的分歧依然存在。
法国、德国等多数欧盟国家已经明确表示希望在未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但冯德莱恩的立场却让中欧关系充满了变数。冯德莱恩之前公开指责中国,称中国“扰乱全球供应链”、“实施稀土贸易胁迫”等言论,无疑对中欧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在美欧关税谈判中争取更有利的结果,冯德莱恩屡次对中国进行批评,但这些举动既未能改变特朗普的立场,反而加深了中欧的裂痕。
尽管中欧关系仍然复杂,但从王毅外长的欧洲之行可以看出,欧盟各国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上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去年法国在欧盟对华电动车征税的投票中率先支持对中国加税,马克龙也曾表示要让中国付出代价。然而,在中国不断采取经济反制的情况下,法国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开始重新审视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王毅外长的访问加速了这种转变,马克龙也明确表示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特朗普与欧盟开战的目的,显然是希望让欧盟对美国死心塌地,不再有任何转向中国的动机。然而,欧盟对美国的不满早已有之,特朗普的这一举动很可能会促使欧盟更加倾向于中国。未来美欧关系是否会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将拭目以待。
信息来源:
中国网:特朗普宣布对欧盟、墨西哥征收30%关税-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