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京报网消息,2025年7月15日,日本防卫省发布《防卫白皮书》,将中国列为“重大威胁”,同期美日关税谈判陷入僵局。这份白皮书用大量篇幅渲染“中国威胁”,称中国军事活动“严重影响日本安全”。去年中国船只在钓鱼岛附近航行达355次,创下历史纪录;7月9日和10日,中日军机在东海上空两次近距离相遇,最近时仅30米。
日本还提到,中国航母活动范围不断扩大,2024年航母舰载机起降超1200架次,今年6月“山东号”和“辽宁号”双航母编队进入西太平洋。中国方面对此早有回应。针对军机近距离相遇,中方明确表示是日本舰机先抵近侦察。7月9日那次,正是日本YS-11EB电子侦察机在东海实施侦察,中国歼轰-7才出手拦截。钓鱼岛本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海空力量在周边巡逻是正当权利,外交部已多次强调这一点。
石破茂和特朗普(资料图)
日本一边对中国军事活动“表关切”,一边在自身防务上动作不断。白皮书显示,日本计划在2027财年将国防开支提至GDP的2%。2025财年防卫预算已达9.9兆日元,是2022财年的近两倍,占GDP的1.8%。如此大手笔扩军,却对中国正常国防建设说三道四,实在说不过去。日本这会儿正被美国“拿捏”。特朗普政府要对日本加征25%关税,还逼日本买美国大米和汽车。日本哪敢答应?
汽车产业占日本制造业总产值近20%,关系600万就业;大米进口会得罪农协,那可是有近千万会员的“巨头”。有日本学者测算,加征关税可能让日本经济增速下降0.85%,这对年增速仅1%的日本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按说被美国这么压着,日本该找伙伴缓解压力。中日经贸联系紧密,中国是日本重要市场。可日本偏不,反而在敏感问题上挑事。不久前中日外长会谈,日本外相提了三个要求,既要中国加快稀土出口审批,又拿东海和钓鱼岛说事,甚至还对台海问题指手画脚。
石破茂(资料图)
日本外相在会谈中提到的“中国军机接近日本自卫队飞机”“中国航母活动范围扩大”等内容,与白皮书中的表述如出一辙。但这些说法完全站不住脚。中国军机在相关空域活动,是在维护国家主权;航母训练是正常军事建设,无可厚非。而台海问题是中国内政,日本根本没资格置喙。日本心里的算盘很清楚。它想靠抱紧美国大腿在亚太刷存在感,又怕被美国经济“吸血”;想从中国市场捞好处,又不愿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尊重中国。
这种“两头押注”的心态,让它在外交和经济上左右为难。日本防卫相在记者会上反驳中国国防部指控,称日本自卫队飞机“妥善实施了例行警戒监视活动”。但事实是,日本频繁派舰机到中国周边侦察,才是引发海空安全风险的根源。中国军队的反应,是对这种挑衅的正当回应。就像这次的《防卫白皮书》,把中国当“战略挑战”,却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威胁避而不谈。可现实是,美国的关税大棒已经举起来了,中国市场的大门却不会一直为“揣着私心”的国家敞开。
石破茂和特朗普(资料图)
日本要是继续这么下去,恐怕不仅解不了美国的围,还会把和中国的关系搞得更僵。现在的局面很清楚,日本要是真心想解决问题,该做的不是在白皮书上写些“狠话”,而是拿出诚意。在历史问题上正视过去,在台湾地区、钓鱼岛等问题上尊重中国主权,别再跟着美国搞小动作。这样才能为中日合作扫清障碍,也才能真正找到应对美国压力的底气。不然的话,只会在“被美国施压”和“与中国对抗”的死循环里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