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深交所基金部牵手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ETF大讲堂:养老投资专场“活动。来自深交所、中国社科院、中信银行、华夏基金的专家以详实的数据、生动的语言,进行了一次高质量的投资知识分享。
长寿、低利率时代对财富管理的影响
深交所基金部资深专家围绕深交所ETF市场进行主题演讲,结合养老场景的投资需求,向大家介绍指数投资的理念以及深市重点核心ETF产品适配的场景。同时,推广了ETF定投策略在投资者短期、长期理财需求中的不同应用,提升大家的投资获得感。
针对个人投资者的实际痛点,深交所创新推出场景化定投策略。据深交所基金管理部专家介绍,该策略核心在于:一是坚持场景化思维,从投资者关心的投资场景出发,针对养老、子女教育、抗通胀、梦想金等场景推出基于深市核心宽基ETF产品的单品定投策略和组合定投策略,包括创业板、创业板50、沪深300、深证100单品定投和创业板50+港股通互联网等组合定投,总计8种适合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投资场景的定投策略;二是坚持品牌化运营,推出“大话定投策略”投教品牌和“悟多家族”形象IP,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策略案例推广给投资者;三是坚持全渠道普及,“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打造集声音宣传、短视频宣传、线下互动式活动为一体的“沉浸式”投资者服务体系。数据显示,通过力推ETF场景化定投策略,由深交所主办的“打卡定投”全民投教活动自5月15日启动以来,参与人次已突破1650万,推广成效显著,“定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以“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改革”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他指出我国面临养老保险改革与人口老龄化的双重压力,对我国养老金政策改革的动态进行了介绍,指出改革的关键是贯彻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提出的“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具体而言是养老保险体系从人口红利向资本红利型制度转变,负债型制度向资产型制度转变,并从长寿时代的养老金融与“终身财务安全”概念出发,对养老金融的丰富内涵从to G、to B、to C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
中信银行养老金融专家围绕“长寿时代背景下,中信银行的资产配置思路”进行了介绍。中信银行认识到,长寿时代、低利率时代的到来正深刻改变着个人投资者和财富管理行业,低利率时代资产配置的目标是在确定性的基础下,多元配置适度增强投资收益。因此银行需要想清楚如何帮助客户做好全生命周期的财务规划。专家介绍了中信银行升级换代的资产配置3.0版本: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三分四步法。资产配置方法论需针对“Z世代、中生代、银发代”的不同需求迭代更新。
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基金经理鲁亚运就财富管理新格局下的指数化投资机遇及定投策略进行了分享,提到目前国内指数基金规模已超主动股票型基金。去年底,个人养老金“纳新“,个人养老金账户也能买指数和指数增强产品了,这为投资者利用指数进行养老投资提供了更多便利。
养老金融+指数投资 强强联合
此次活动是首次在银行领域针对具体投资应用场景的创新合作。本次选定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及华夏基金作为首发合作机构,以中信银行“信见”策略会为载体,举办养老金融专场,希望实现强强联合,借助两家机构在养老金融和指数领域的领先优势,共同做大养老金融和指数业务影响力。
未来,深交所基金部将继续联合行业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投教活动,推动ETF市场健康发展,服务投资者多元化需求。随着投教工作的深入,ETF定投有望成为更多普通投资者把握资本市场机遇、实现财富稳健增长的“新利器”。深市是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主要聚集地。截至2025年6月底,深市ETF总规模已突破1.1万亿元,年内新发ETF产品超过70只,涵盖宽基指数、行业主题、跨境投资、商品期货等多个类别,为投资者把握深市创新成长等风格的投资机会提供了多样化的配置工具。而推广定投策略则是在此基础上,帮助个人投资者克服人性弱点,获取相对稳健的长期收益的重要路径。
据介绍,接下来,深交所基金部将继续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持续推出深市核心ETF单品定投策略和ETF组合定投策略案例,开展全渠道、场景化定投策略投资者服务活动,通过发布案例手册和投教视频等方式,普及ETF基金定投知识,分享“好用、管用”的策略工具,营造更加适配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环境,努力提高投资者获得感,助力推动ETF市场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中信银行已在全国数十个城市开展百余场投资策略会,向投资者输出富有价值的投资见解,市场反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