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与产品创新双轮驱动 中国ETF成全球资产配置新蓝海
创始人
2025-07-15 07:57:22
0

近年来,中国ETF市场呈迅猛发展态势,规模持续扩大。彭博、晨星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中国市场ETF资产规模占亚太地区ETF资产规模的比例为30.7%;近一年中国ETF市场资金净流入规模达1089.2亿美元,高居亚太地区榜首。

范雨露 制图

近年来,中国ETF市场呈迅猛发展态势,规模持续扩大。彭博、晨星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中国市场ETF资产规模占亚太地区ETF资产规模的比例为30.7%;近一年中国ETF市场资金净流入规模达1089.2亿美元,高居亚太地区榜首。

与此同时,ETF已成为外资巨头布局中国资产的重要渠道。W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巴克莱银行、瑞银集团、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频频现身中国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持有产品涉及黄金ETF、沪深300ETF、科创板50ETF、中证500ETF等多个品种。

在外资机构看来,中国ETF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推动、产品创新、市场开放等多重因素,而外资的纷纷入局凸显中国资产的较强吸引力。展望未来,外资机构认为中国ETF市场规模在5到10年内有望突破12万亿元。

中国ETF增长领跑亚太地区

今年以来,中国ETF市场延续高速增长势头。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11日,中国ETF市场总规模为4.29万亿元,较去年底的3.67万亿元大幅增长。

实际上,中国ETF市场规模近年来一直迅猛增长。摩根资产管理近期发布的《ETF环球市场纵览》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30日,全球ETF市场规模在2014年至2025年间复合年均增长率接近20%,同期中国ETF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速度为28%,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彭博、晨星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中国市场ETF资产规模占亚太地区ETF资产规模的比例为30.7%。

“据统计,截至2025年4月末,中国ETF市场近一年资金净流入规模达1089.2亿美元,远超日本的96.9亿美元和印度的26亿美元,位列亚太地区第一。其中,中国ETF规模增幅主要来自股票型ETF。”摩根资产管理中国ETF及指数业务总监毕雪称。

对于中国ETF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原因,景顺亚太区ETF总监黄婉君认为,相比于其他市场,中国市场具有显著的优势。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如简化了ETF产品审批流程、鼓励创新型金融产品;中国的基金公司不断推出创新型ETF产品,如行业ETF、主题ETF、固收ETF等,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同时,中国ETF市场规模庞大、策略多元、流动性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者通过ETF基金投资中国资产,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投资机会。

“中国市场有其独特之处。首先是政策上大力推动资本市场改革,鼓励指数化投资,不断创新产品类型,市场参与者积极发挥作用,共同助推ETF市场发展。其次,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越来越多的好公司和好资产受到海内外投资者的关注。”毕雪说。

最后,毕雪认为,中国市场规模大、投资者多、居民储蓄率高,过往居民资产在房地产等实物资产上的配置比例较高,在金融资产配置上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对优质投资工具有着天然的需求,因此中国的ETF市场虽然相对较新,但发展迅速,未来可期。

外资借道ETF配置中国资产

伴随中国ETF市场的快速发展,不少外资巨头借道此类产品布局中国市场。数据显示,巴克莱银行、瑞银、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等外资机构频频出现在中国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上。

以巴克莱银行为例,据Wind统计,截至去年底,巴克莱银行共现身133只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包括华安黄金易ETF、汇添富上证综合ETF、嘉实中证2000ETF、东财沪深300ETF等,合计持有202.68亿份,持仓市值合计175.8亿元。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近日披露的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截至6月底,巴克莱银行为该ETF第一大持有人,持有2000万元。

在黄婉君看来,外资机构青睐中国ETF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估值优势,尽管A股市场相对具有波动性,但目前的估值颇有吸引力;其次是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增强了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同时,中国ETF产品齐全且具有多样性,ETF法规完整成熟,有完善的机制保护投资人权益,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外国投资者对中国ETF市场的信任度。”黄婉君称。

毕雪认为,中国市场是一个大到难以忽略的市场,每当政策发出明确利好信号,以及出现类似DeepSeek的技术进步时,很多海外投资者都会非常关注中国资产。海外投资者参与中国ETF市场,可以通过ETF互联互通机制,让境内投资者投资境外市场,而境外投资者可以通过沪股通、深股通等通道投资A股市场。

“相较于QFII、RQFII、港股通等传统渠道,‘ETF通’投资便捷高效。港交所官网显示,截至2025年1月20日,‘ETF通’产品数量已经达到265只,未来会有更多的ETF产品纳入互联互通,相信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投资渠道的增多,外资配置ETF的比例会进一步提升。”毕雪称。

未来中国ETF市场或超12万亿元

展望未来,外资机构认为,中国资产是全球资产配置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金融开放与产品创新的双轮驱动下,未来5到10年中国ETF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万亿元。

摩根资产管理在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全球市场展望》报告中提到,中国资产是全球资产配置再平衡过程中的重要标的。在2025年中期市场展望报告中,瑞士宝盛亚洲研究部主管马修斯(Mark Matthews)认为,中国企业越来越注重成本管控,并通过派息和回购提升股东回报。中国股市这些结构性改善、具有吸引力的估值,以及与其他地区股市的低相关性,使得其对中国股票持乐观看法。

最新出炉的《景顺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显示,全球主权财富基金对中国市场的兴趣明显回升。在受访者的首选新兴市场投资重点中,59%的受访者将中国列为高度或中度优先市场,位列第二,这是自2024年以来的重大转变。其中,亚太地区主权财富基金的比例为88%,北美主权财富基金的比例为73%。主权财富基金认为,具有吸引力的当地回报、多元化效益以及扩大外国投资者市场准入是其配置中国资产的驱动因素。

“市场逐渐形成共识,中国蕴藏着独特且具有吸引力的机会,尤其是围绕中国不断发展的科技生态系统的相关机会。中国在主要科技领域的创新领导力越来越令人信服,吸引投资者争相投资。全球投资者正将中国投资视为其资产配置的支柱,以实现其投资组合目标。”景顺亚洲(日本除外)首席执行官马丁·弗朗克(Martin Franc)称。

相关内容

汇添富基金董事长变更 鲁伟...
记者 陈姗 7月14日晚间,汇添富基金发布公告称,鲁伟铭于当日出任...
2025-07-15 11:27:49
【机构调研记录】兴合基金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7月14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兴合...
2025-07-15 11:27:37
【机构调研记录】红土创新基...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7月14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红土...
2025-07-15 11:27:18
【机构调研记录】华泰柏瑞基...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7月14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华泰...
2025-07-15 11:27:10
【机构调研记录】宏利基金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7月14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宏利...
2025-07-15 11:27:02
多只绩优基金积极布局
多只年内绩优的基金二季度规模显著增加。截至二季度末,永赢科技智选混...
2025-07-15 11:26:00

热门资讯

【机构调研记录】华泰柏瑞基金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7月14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华泰柏瑞基金近期对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
汇添富基金董事长变更 鲁伟铭接... 记者 陈姗 7月14日晚间,汇添富基金发布公告称,鲁伟铭于当日出任公司董事长,原董事长李文因“董事会...
【机构调研记录】太平基金调研国...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7月14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太平基金近期对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
【机构调研记录】长盛基金调研普...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7月14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长盛基金近期对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
【机构调研记录】长信基金调研普...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7月14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长信基金近期对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
【机构调研记录】兴合基金调研亨...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7月14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兴合基金近期对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
【机构调研记录】宏利基金调研国...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7月14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宏利基金近期对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
【机构调研记录】中庚基金调研普...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7月14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中庚基金近期对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
【机构调研记录】红土创新基金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7月14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红土创新基金近期对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
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7月15日,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场内简称: 国新红利,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