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13日报道美国《华盛顿邮报》7月11日刊发社论,题为《特朗普关税成本变得更加清晰的一周》,全文摘编如下:
对许多美国人来说,总统特朗普加征的关税似乎没有让他们付出代价。这是因为关税对经济产生的连锁影响需要时间才能显现。而本周,随着新数据显示美国企业开始感受到关税的痛,这种关税幻觉开始破灭。
特朗普延长谈判最后期限的决定并未豁免他已实施的10%全面关税,也未取消美国对钢铁等特定商品的关税。但仅现有的基准关税就标志着美国贸易政策发生了巨大转变。本月发布的数据显示,这些关税已开始对经济造成损害。进口“投入要素”——即美国企业用于生产成品的商品——的成本是未来消费者物价上涨的先行指标,目前正在飙升。
今年1月至5月间,进口钢铁和铝的价格平均上涨了近30%。美国约一半的铝和四分之一的钢铁依赖进口。包括纺织品、皮革、橡胶和塑料在内的其他投入要素的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上涨。因此,特朗普非但没有保护美国企业,反而似乎正在伤害它们——尤其是汽车行业以及其他严重依赖进口投入要素的行业。
面对投入要素成本上涨,一些企业可能会选择提高消费品价格,另一些提价就无法吸引到客户的企业则可能需要压缩利润和牺牲收益。而两种选择都行不通的企业可能不得不缩减规模或倒闭。
由于美国企业在商品进行生产或销售前就要在边境为进口品买单,因此这些上涨的成本需要时间才能慢慢进入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并反映在消费物价指数中。投入要素价格预示着经济学家所说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即将到来,其影响也不会小。这在美国已初露端倪。
对企业而言,比成本上升更糟糕的是经济的高度不确定性。由于特朗普不断改弦更张,企业无法预测未来的投入要素成本会是多少。如果下个月的成本可能翻倍——或者减半,企业便很难决定是否要开设工厂、推出新产品线或更换供应商。因此,企业已开始收缩。
收回特朗普推出的所有关税会是最佳方案。但这位总统似乎不太可能改变观点,他似乎还决意通过威胁征收高得多的关税来迫使其他国家作出贸易让步。然而,成本注定会上升。到那时,保护主义的政治风向可能会改变。
一项稳定、可预测的贸易政策能让企业制定预算、投资和发展。否则,整个经济都会因此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