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理想
来源|财富独角兽
2025年的行情让人无所适从,从新春伊始的大模型、机器人到五一归来的新消费、创新药,再到近期的英伟达产业链、金融创新等等,热点板块快速轮动,这也让即便是善于交易的公募高手也很难快速跟上市场的热点节奏。
虽然整体看大科技板块依然火热,但前两年依靠算力、PCB等赛道成名的部分基金经理已经掉队,例如万家基金的“科技达人”耿嘉洲。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4日收盘,他所管理的基金在今年没有一只实现盈利,特别是4只基金的净值下跌全部超过了10%。
他管理时间最长的基金是万家人工智能,从2020年5月中旬开始,耿嘉洲管理该基金已经超过了五年,但是目前最新的任职回报也是刚刚超过了50%而已。
01
万家人工智能成为年内“最短板”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硕士毕业的他于2012年7月加入万家基金,先后担任投资研究部研究员、专户投资部投资经理、投资研究部基金经理助理等职务。2020年5月14日起担任万家人工智能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当前,他在公司总共管理4只公募产品,现任基金资产的总规模约为47.17亿元,平均单只基金的规模不到12亿元。让他赖以成名的基金就是万家人工智能,虽然他不是该基金的首任基金经理(首任基金经理高源仅仅管理了大约1年半的时间),但是该基金是在他管理下才更为被人熟知。
此前的两年,这只基金都进入到同类基金的前100位,但是2025年,该基金目前已经下跌超过15%,前后反差为何如此之大呢?从3月31日时候的持仓来看,他的组合中以双创类公司为主,或许也是和基金经理想充分利用20CM效应有关。
但是从近三个月的涨跌幅来看,除去排在第十的兆易创新微微上涨(但它的占比仅为3.80%)外,其余重仓股同一时间段全部下跌;特别是排在前三位的重仓股占比均超过了9%,但是它们无论是近三个月还是年内均体现为下跌。
对比去年四季度的重仓股,其中有超过半数的新面孔,也说明了耿嘉洲还是对于组合的更新保持足够的进攻性,但是效果却差强人意。不过基金经理却在一季报中表示:“对于本基金主题人工智能而言,我们依然看好泛AI 方向,特别是经历短期风险释放后重回配 置性价比的一些端侧和国产算力产业链品种;应用方面我们仍然更倾向跟踪产业发生下一个重大 变化后再进行加配;机器人方面我们认为二季度会进入分化,多数概念炒作型的小微市值公司预计会回落,随着各链主企业逐步料号定型,进入供应链并且具备一定壁垒的公司预计会逐步走出趋势性行情。”
对于耿嘉洲的使用上,万家基金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今年的3月25日,公司让他卸任了万家科创主题的基金经理,彼时他管理该基金刚满1年的时候,该基金被交给了此前共同管理的女将武玉迪单独管理。问题是对于还需要塑造个人品牌的耿嘉洲来说,这样的让其挂名代新人的方式是否浪费时间了呢?
卖方对于耿嘉洲的评价是:”耿嘉洲凭借其稳健的投资策略,管理的基金规模在熊市环境下实现稳步增长,成为万家基金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但是在当前结构性牛市热点快速切换中,耿嘉洲的风格是否适配呢?
02
9年半老将高源同样没有“正收益”
同一统计时间段,任职经验更为丰富的女将高源同样没有任一在管产品正收益,这位岗位任职时间已超9年半的基金经理当前在管4只产品,均以A类份额来看的话:万家消费成长年内下跌4.14%,万家潜力价值年内下跌5.38%,万家鑫远混合年内下跌3.57%,万家鑫动力月月购年内下跌4.03%。
在这四只产品中,高源目前管理时间最长的一只就是万家消费成长,她当前管理该基金已经超过了7年半,从基金一季报的选股来分析,她可能完美地错过了近期的新消费盛宴。从产品契约中的投资目标来看,该基金的表述是“主要投资于居民消费相关行业中的成长性公司,以分享中国经济增长和消费升级带来的投资机会,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力争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从字面的意思理解,其或许和新消费较为符合,但至少在3月31日的重仓股中,笔者还没有看见任何新消费类标的的身影。
重点来看基金一季报中所公布组合中的10只股票,从2025年年内的表现来看,最新竟然有6家公司的股价出现下跌,特别是排在前五中的迎驾贡酒和东阿阿胶,两者的跌幅双双超过15%。再看另外四只股价上涨的标的,其中表现最好的是海信视像,但在同一时间段内的股价上涨也不过是大约18%,另外其还是今年一季度新进成为该基金的重仓股,再叠加考虑到其大约3.7%的占比,因此其能对组合起到的贡献也就寥寥无几了。
高源在该基金的一季报总结中坦诚了问题也体现了不服输:“我们的持仓仍然是偏向自下而上选择盈利确定性较高的个股,这种策略在一季度的相对收益中跑输,但我们认为后期关税等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科技股后期的投资主线可能从抬估值转向盈利兑现,因此我们仍倾向于持有相对来说估值更为安全的传统板块,同时,针对后期的经济复苏,做一些左侧的布局。”这样判断,其很可能也没有布局与新消费有关的上市公司。
7月5日,万家基金公告变更基金经理,高源在管理了该基金2年零16天后就匆匆卸任,最终其留下的任职回报仅仅约为-13%。